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县财政局
一、目标任务
根据《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黄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的“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的相关要求,按照国家关于城市社区规划建设标准,通过在全县范围内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形成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2022年,全县需新建或改扩建健身场地设施8个,根据人口要素,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任务细化分解至各社区和乡镇,进一步优化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布局,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
二、主要内容
(一)做好“15分钟健身圈”规划布局。建立覆盖全县的体育设施电子地图。按照城市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对居住区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必备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要求,以场地为中心、结合城市社区行政区划、人口密度、服务半径等,规划“15分钟健身圈”,合理布局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场地类型包括基础运动场地、球类运动场地、冰雪运动场地、群众健身场地、综合性场馆、户外运动场地和其他体育场地。
(二)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会同县发改委落实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重点推进体育公园、田径运动场、全民健身中心、球类运动场、健身步道等健身设施建设。
(三)实施居住区公共健身设施达标工程。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社区健身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或标准的既有居住小区,要紧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统筹建设社区健身设施。
(四)实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一场两门、早晚两开”改造工程。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作用,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群众开放。已建成且有条件的学校要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新建学校规划设计的体育设施要符合开放条件。
三、资金筹措
(一)县文化旅游体育局会同县财政局,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项目资金;积极争取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全县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二)向市级积极争取省体育局、省财政厅奖补资金,支持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项目。县文旅体局会同县财政局统筹安排全县体育彩票公益金,对各项目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任务落实资金保障。
(三)按建设任务实际情况予以落实。在落实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工程建设有效投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 年)》和《黄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 年)》等文件精神,积极谋划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相关部门的年度任务。
(二)健全推进机制。建立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任务,严格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督查和考核,强力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工作。
(三)规范资金使用。文旅体、财政部门进一步规范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开展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及时纠正偏差。通过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切实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