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应】祁门的河流与水库介绍
祁门县(英文:Qimen County)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西南部,西北与安徽省池州市相邻,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接壤,东北、东、东南方向与徽州黟县、休宁县相连,是安徽的南大门,属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截至2022年,祁门县全县面积2257平方千米,下辖10个镇,8个乡,常住人口14.3万人。县政府驻地为祁门县祁山镇学前街3号。
祁门县处在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结合部位,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侧较高中间较低,境内分为中山地貌和山丘陵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祁门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湿润多雨
河流
截至2021年10月,祁门县涉及长江流域的有阊江、秋浦河、青弋江三大水系,主要河流30余条。除梅溪河向北流入秋浦河、凫溪河南流入新安江外,其余诸水均汇于江西省昌江,入鄱阳湖。
阊江
又名大共水、大洪水、南河、南宁河,为间江水系正源,祁门县境内第一大河,县境流长79.8千米,流域面积1059.4平方千米。
大北水
又名大北河、沥水、北河、大北港河,主河长71.4千米,流域面积523.9平方千米,为祁门县境内第二大河。
文闪河
又名东河,境内流长40千米,流域面积170.1平方千米。
新安河
发源于仙寓山南麓,主河长22.7千米,流域面积161.2平方千米。
梅溪
发源于大洪岭北麓湘源山,境内流长23.2千米,流域面积103.8平方千米。
赤岭河
源出赤岭北麓,境内流长14.7千米,流域面积55.6平方千米。
发源于吊枧坑,境内流长9千米,流域面积29.6平方千米。
石云河
发源于湘源岭北麓844高地,县境流长3.5千米,流域面积4.4平方千米。
地下水
祁门县境内山泉遍布,浅层地下水埋藏于地下3—10米,主要来源为降水,也可与地表水互补。浅层地下水一部分通过井、池成为居民生活或生产用水,大部流人溪河。深层地下水埋藏距地面10米以下。
水利
截至2022年,祁门县共有小(1)型水库5座,小(2)型水库21座,水电站16座,其中较大的有流源电站、湘溪岭电站、奥西电站等。
佛子岭水库
该水库位于祁门县祁山镇,为小(1)型水库。位于六都河上游,距县城12千米,1976年2月动工,1981年6月竣工,总库容149.8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93万立方米,可灌田1600亩。溢洪道为侧槽式,最大泄洪能力每秒482立方米,达五百年一遇的泄洪标准,工程总投资56万元。
湘溪岭水库
该水库位于祁门县古溪乡,为小(1)型水库。位于古溪乡湘溪河上游,大坝为混凝土砌块石双曲拱坝,总库容20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480万立方米,1997年10月动工,设计坝高225.5米,现高210米。
流源水库
该水库位于祁门县箬坑乡,为小(1)型水库。位于箬坑乡流源河上游,拦水坝由主坝副坝组成,主坝为浆砌重力坝,副坝为均质土坝,总库容700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520万立方米。
水资源
祁门境内阊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866.71毫米,平均径流深970.70毫米;新安江流域年均降水量1969.45毫米,径流深1201.49毫米;秋蒲河流域年均降水量1625.30毫米,径流深961毫米;青弋江流域年均降水量1801.76毫米,径流深1080.88毫米。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851.20毫米,平均径流深983.94毫米,径流量22.21亿立方米。全县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18048.1立方米,人均11940.86立方米。
地下水境内山泉遍布,浅层地下水埋藏于地下3—10米,主要来源为降水,也可与地表水互补。浅层地下水一部分通过井、池成为居民生活或生产用水,大部流人溪河。深层地下水埋藏距地面10米以下。
来源:抖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