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峰镇关于乡镇赋权工作自评报告
县委编办、县司法局:
根据要求,现将我镇乡镇赋权工作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承接赋权事项情况。本镇承接赋权事项为254项,其中行政许可7项、行政处罚233项、行政强制5项、其他权力9项。已签订赋权承接确认书。
(二)赋权事项实施情况。赋权事项实施行政许可262件、行政处罚1件、行政强制13件、其他权力18件。赋权以来开展执法14次、检查36次,下达规范处罚文书14份。
(三)赋权事项运行分析。对承接赋权事项进行分析,201项事项属于专业技术性强、不具备执法条件事项23项、没有适用情形7项、日常监管任务重14项、涉及安全4项、执法过程危险2项、需要特别执法装备3项。
二、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凫峰镇目前持行政执法证18人,但无一人是法律专业的,且全是兼职,多数人员不熟悉赋权内容。有3人脱产学习1个月,而效果不明显。与赋权工作同步下沉人员编制7个、实有执法人员7人,无同步下放相关资源等情况。
三、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
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与综合治理中心重叠,执法装备只有综治中心配备的2台执法记录仪,其他的都没有。
四、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情况
为“接得住”审批执法权、实现综合行政执法效果,需有专业人员、专职行政执法队伍、办公场所配置、所需装备配备等,做到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才能逐步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五、赋权工作成效
赋权前,行政执法是由县各业务部门直接进行,乡镇协助;赋权后行政执法由乡镇按规范化程序执法,县直部门指导,我镇已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件,发挥赋权事项在基层治理中的实际意义,取得的积极成效。(详见执法案件办理过程说明)
六、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镇取得执法证人员共18人,但没有法律专业毕业人员,皆是兼职执法,乡镇工作繁琐,存在执法和其他工作同步进行的尴尬局面;二是县级业务培训力度不够,3人脱产学习1个月效果不明显;三是执法装备欠缺,执法力量薄弱,赋权工作开展有难度;四是在赋权实施中存在领导机制、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管理制度、执法流程等不完善情况。
七、对策和建议
经2月5日镇执法大队会议研究,认真分析,建议动态调整赋权承接事项32项(详见乡镇赋权事项调整意见表)。着力解决提到的4点问题:一是加强专业业务培训和法律知识自学,二是执法装备逐步配套,三是建立工作机制并逐步完善,提升赋权工作质效,才能持续推进乡镇赋权工作落地落实。
凫峰镇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