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夺丰收,这份夏粮生产关键期病虫害与气象图鉴请收好!
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田间气候主要有哪些?
气象条件是影响病虫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风速等我们熟知的气象要素,对于病害的发展和流行,害虫的发育、繁殖、越冬和适应都有直接影响。比如,冬季降雪气候寒冷,不利病虫(卵)越冬,春季病虫害影响就会相对较小。每年春季气候回暖,病虫害也开始复苏,影响作物的生长。
总体来说,不同的病虫害对于气候条件的反应并不相同。病害主要由真菌、病菌和病毒引发,而虫害则由有害昆虫诱发。俗语云“旱生虫,湿生病”,即干旱的气候条件容易引发虫害,而过湿的气候条件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不过,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并不只受气象因素的制约,作物本身的生长状况及抗御病虫害危害的能力、其他生长环境、天敌的多少、生产管理措施等都会对病虫害发生发展及危害有一定影响。
4月至5月,夏粮生产将迎来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有哪些?主要影响哪些作物?
4月至5月,处于夏粮产量关键期的大宗作物主要有两种:油菜和冬小麦。期间,全国大部油菜处于开花盛期,部分地区已绿熟。北方冬麦区的冬小麦也处于拔节孕穗抽穗时期,是产量的形成关键时期,进入5月下旬,冬小麦从南到北将进入收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