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祁门县质量状况白皮书(2023年度)》
主 题:《祁门县质量状况白皮书(2023年度)》新闻发布
时 间:2024年10月12日
地 点:祁门县融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冯继生 县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
大家好:
下面我就《祁门县质量状况白皮书(2023年度)》进行发布。
为全面反映我县2023年度质量总体状况,县质量发展委员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祁门县质量状况白皮书(2023年度)》,全面反映2023年度全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等领域的质量状况。
2023年,全县产(商)品质量基本稳定。
重点工业产(商)品质量方面:完成国家、省、市、县级抽检合计51组,合格率96.08%,主要产(商)品涉及家用电器、电动车充电器、蓄电池、灶管阀、消防产品、细木工板、成品油、肥料、农膜、儿童用品(玩具、文具等)、校服、口罩、卫生纸、眼镜配镜、烟花爆竹、食品相关产品等。食品质量方面:完成食品安全快检20499批次,完成率100.12%。完成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500组,其中20组不合格,合格率96%。农产品方面:各乡镇农残快检完成6703批次(其中胶体金法检测490批次),畜牧1783批次,水产品713批次,共计9199批次。茶叶快检12495批次。农产品风险监测183批次、监督抽查66批次、省级风险监测36批次、市级风险监测16批次,共计301批次,农产品抽检合格率100%。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方面:抽检基本药物及高风险品种等54批次,合格率98.15%。
全县工程质量安全可控。2023年度,新受理质量监督工程25个(包括房建、市政、装饰等工程),总建筑面积26.54万平方米,总工程造价6.69亿元;工程竣工备案25项,竣工备案建筑面积约38.79万平方米。新开工建筑工程“两书一牌”制度落实达100%,全年竣工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工程质量状况基本稳定,全年无市级质量投诉。受监工程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全县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相继成立祁门文旅集团、祁遇乡村运营公司,启动“祁遇十八乡、周末祁相逢”自驾游系列活动,隆重举办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万里茶道沿线城市市长论坛、“开祁门·见黄山”2023美好生活邀约会、中国诗茶大会等重大文旅活动30余场次,接待游客317.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33%、40.19%。民生事业加快推进,祁门一中高考再创佳绩,全省首批“五大行动”实验区建设成果丰硕,永泰技术学校新校区、城北和新城幼儿园投入使用。中医医院改扩建、人民医院传染病区等项目加快推进,人民医院ICU投入使用。成立阊仁养老服务公司,在全市率先启动特困供养机构片区整合优化。
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全县生态环境指数、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低于约束性指标,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9.2%,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Ⅱ类地表水标准。跻身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行列。
2023年度,祁门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工作理念,以质量提升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全县质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市政府对县质量督察考核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第一,荣获2023年度全省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工作督查激励。
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依托本地资源禀赋,擦亮“生态王国”“红茶之乡”“御医故里”“千年古县”四张特色名片,围绕祁红、电子、文旅、中医(药)康养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发展新动能。印发《祁门县质量提升奖励扶持若干政策》等质量发展相关指导性、政策性文件,设立质量提升发展基金,深入开展“四个一”质量提升行动,创意创新质量强县“345”模式,企业聘任首席质量官53名,在安徽祁门经开区建立了“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安徽祁门经济开发区电子产业园获批创建“安徽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与金融机构达成合作,签订“质量贷”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计量大学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为企业落实“质量技术副总”并签约任职。以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三茶统筹”融合发展。国家祁门红茶标准化示范区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业农村标准化试点示范典型案例,完成2项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获评“‘三茶统筹’先行县域”和“2023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祁门红茶一体化5G智能生产线入选“皖美首台套”并亮相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2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荣获重点产茶县域称号,祁门红茶入选2023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为高质量建设景美民富、政通人和的“世界红茶之都,美丽康养祁门”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