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牯牛”山下白鹇家 人与自然共和谐
“踽——嘘——踽——嘘——”。随着生态护林员的口哨响起,山林里成群结队的白鹇纷纷钻出树林,来到开阔地觅食,它们时而追逐,时而嬉闹,没有半点畏缩胆怯。
历口镇石迹村是牯牛降山下的一个小山村,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其中,白鹇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雄性白鹇翎毛华丽、体色洁白,自古即是名贵的观赏鸟,唐代李白曾作诗“赠黄山胡公求白鹇”。因为野生白鹇生性机警、胆小怕人,常隐居于生态环境较好的深山密林之中,平时难得一见。近年来,随着当地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不论是植物资源,还是动物资源均呈增长态势。现在,石迹村民经常可以看见三五成群的白鹇鸟在茶叶地、竹林旁、山坳间嬉戏觅食。
牯牛降位于安徽省南部的祁门和石台两县境内,与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黄山和佛教圣地九华山毗邻。主峰牯牛岗海拔1727.6米,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神牛从天而降而得名。牯牛降自然条件优越,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完整。198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牯牛降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牯牛降成为安徽省第一个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自然集中地和保存地,被誉为“华东地区动植物基因库”、“绿色的自然博物馆”。石迹人自古崇尚生态保护,通过村民十多年的共同努力,石迹村周边的白鹇数量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白鹇3000多只,是中国的白鹇之乡。为保护好野生白鹇,让更多游客能定时定点观赏到白鹇,从2019年开始,石迹村确定生态护林员每天定点、定时为白鹇投放食物,逐步建立起了人与白鹇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并先后被IPA国际摄影协会、黄山市摄影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白鹇摄影创作基地”。每年吸引全国各地众多的游客、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拍摄、创作。
下一步,该村将准备建设白鹇摄影台,增设白鹇的科普知识(展板),让摄影爱好者能更好地拍摄白鹇,宣传白鹇,同时以白鹇为切入点,打造鸟类摄影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助力乡村生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