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审计局研用结合,大力推进研究型审计
今年以来,祁门县审计局认真落实各级审计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决贯彻“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要求,以“研究型审计”课题研究工作为抓手,开拓审计思路、提升审计效果。
一是突出主责主业,精准选题。发动全局干部职工,以“一人一课题”的形式进行海选征集,通过召开党组会、专题会对上报课题进行初步筛选,确定1—2个主攻方向。要求研究路径对标全省战略方向,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瞄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等审计全过程,聚焦近年来县域审计发现的典型性、多发性问题开展“解剖麻雀式”研究。
二是突出组织协调,整合资源。深化与县纪委监委的协作,寻求案管、审理、纪检室等科室的支持,积极对接财政、人社、资规等部门,建立必要的基础数据库,打破课题研究的“数据孤岛”。成立“1+2+N”课题专班,推行“课题组长负责制”,1名局领导任组长,2名业务骨干为核心,N个审计组提供实践案例,确保理论不偏离实际。探索AI辅助,运用DeepSeek等智能化工具草拟大纲思路,提取非结构化数据中的风险线索,提高研究效率和效果。
三是突出激励保障,顶格支持。加强课题组业务培训,计划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外出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学习掌握课题研究的程序、思路、方法、手段等。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根据研究课题的实际需要,编制合理的经费预算,并把开展研究型审计工作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内容,在评优评先上予以倾斜。充分发挥审计人熟悉政策、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和政研人细致严谨、理论体系完善的特长,加大与县委、县政府政研部门的交流合作。建立“研究-实践-反馈”螺旋提升机制,定期召开进展汇报会,邀请行业内专家、专业协审和内审人员对课题进行把脉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