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6406/202307-00081 信息分类: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3-07-31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祁门县文旅资源普查暨全域旅游规划成果新闻发布会

作者: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3-07-31 21:02 信息来源:祁门县政府新闻发布厅 阅读次数:


发布人:党组成员 副局长 鲁志英


发布主题:祁门县文旅资源普查暨全域旅游规划成果

发布单位: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发布地点:祁门县税务局负一楼会议室

发布时间:2023年7月28日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根据发布会安排,现将我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与全域旅游规划成果向各位发布如下。

文化和旅游资源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资源普查更是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为全面摸清和掌握我县文化和旅游资源状况,2022年4月,县文旅体局以竞争性磋商的方式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对我县文旅资源进行普查、建库、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指导新时期我县旅游业发展。本次文旅资源普查与全域旅游规划项目克服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通过线上交流与线下汇报,现阶段已完成全部成果,下一步我们将组织最终验收。

一、开展文旅资源普查与全域规划的意义

我县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价值高,文旅产业现已成为全县支柱性产业,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基底条件。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8.64%,居全省首位;祁门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红茶之乡”。近些年,随着乡村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山地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多种旅游新产业、新业态不断衍生,在此背景下,科学、全面、系统地调查与评价全县文旅资源,摸清“家底”,以及科学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对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普查以我县文化和旅游资源为普查对象,按照资源空间形态是否存在划分为实体资源、非实体资源,通过普查,形成地理信息化、使用可视化、管理分级化、修订动态化的文旅资源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和评价文旅资源价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开发评价、图件制作、系统研发以及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旅保护提供科学、长期、动态服务,助力于我县文旅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等工作。

二、文旅资源普查与全域规划主要内容

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是对全县范围内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实体、非实体资源进全面调查、登记与数据库建设,摸清我县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总量、类型、规模丰度、品级品质、开发与保护状态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取潜在的高开发价值的资源聚集区,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与开发优先序。同时,认清全县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结合相关分析结果,为相关部门在资源开发、资源保护中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推动我县文化和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全域旅游规划是在文旅资源普查、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分细则(试行)》等标准规范,编制的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规划成果。全域规划从我县旅游基础环境入手,通过梳理旅游发展问题,综合运用资源分析结果,提出我县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与定位、旅游发展空间组织,并针对性的进行旅游产品体系规划和旅游项目策划,对于我县特色的茶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康养-御医资源、特色村落等进行专项设计,接着完成景观风貌、市场营销、智慧旅游、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最后提出全域旅游发展路线图和实施保障规划,促进规划落地与实施。

三、文旅资源普查与全域规划具体成果

文旅资源普查成果包括“五个一”,即一个分类标准、一套资源数据库、一个资源分析评价报告、一个资源图册、一个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域旅游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件、规划说明书。目前,已形成10Gb的资源数据库,涵盖我县文旅资源名录、资源调查表、多媒体信息等。

本次普查覆盖全县18个乡镇,共登记文旅资源3970个,其中实体(单体)资源2879个、非实体资源893个、集合体资源198个,资源密度大(1.76个/km²) ,超过全国同类县区水平。文旅资源类型丰富,覆盖国标80%的基本类型。其中实体资源涵盖6个主类,非实体资源涵盖9个主类,以建筑与设施(占比39.74%)、文化与历史遗址遗迹(占比17.12%)、地文景观(占比16.57%)等类型为主。资源等级上,五级资源77个、四级193个、三级465个,优良级资源数量多,占实体资源总数的25.53%,多分布于历口、祁山、箬坑、闪里、安凌、凫峰等乡镇,资源开发价值及潜力较大。

全域旅游规划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指导,按照“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思路,整合祁门“山、水、茶、城、村”等特色资源,通过全域旅游杠杆将祁门生态优势、高品质资源转换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带动祁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著名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为重点,不断提高祁门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加快实现旅游产业从快速发展向质量效益全面提升转变,促进形成产业绿色、集约循环的“国际红茶-生态与康养旅游示范区”。

下一步,我局将依据资源普查与全域规划成果,谋划文旅项目,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建设“世界红茶之都,美丽康养祁门”贡献文旅力量。


答媒体问:

一、资源普查与全域旅游规划正式文本何时能提交?

答:预计今年10月底前。

二、开展文旅资源普查与全域规划的意义?

答:我县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价值高,文旅产业现已成为全县支柱性产业,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基底条件。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8.64%,居全省首位;祁门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红茶之乡”。近些年,随着乡村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山地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多种旅游新产业、新业态不断衍生,在此背景下,科学、全面、系统地调查与评价全县文旅资源,摸清“家底”,以及科学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对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普查以我县文化和旅游资源为普查对象,按照资源空间形态是否存在划分为实体资源、非实体资源,通过普查,形成地理信息化、使用可视化、管理分级化、修订动态化的文旅资源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和评价文旅资源价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开发评价、图件制作、系统研发以及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旅保护提供科学、长期、动态服务,助力于我县文旅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