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祁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 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胡世芬
发布主题:祁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
发布单位:祁门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地点:祁门县税务局负一楼会议室
发布时间:2023年4月23日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祁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根据会议安排,我首先向各位媒体朋友通报2022年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随后回答媒体朋友提问。
一是责任落实到位。2022年,召开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17次,成立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开展调研走访93次、分管领导调研走访70次。县纪委监委组建6个督查组,对18个乡镇和16家县直重点职能部门开展脱贫成果巩固专项监督检查。印发工作提示单12次,开展督导指导20余次,反馈问题交办单27次。组织县级督导调研2次,乡镇交叉互查和村级互查各1次,开展现场专项业务培训8场次400余人次,视频业务培训1场次700余人次。
二是政策落实到位。教育保障方面。完成各项教育补助4050人次328.24万元,发放春、秋季学期“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427人次64.05万元。医疗保障方面。为12275名脱贫户、监测对象购买“防贫保”,完成保险赔付93户36.28万元,440人次监测对象享受综合医保救助政策。住房保障方面。投入85.4万元,实施危房改造98户;对5297户脱贫户、199户监测户,2860户农村低保户、534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住房出具房屋安全鉴定表,覆盖率100%。饮水安全方面。完成2022年农村饮用水末梢水水质检测,投入409万元新建、改造、管网延伸工程23处,投入152万元维修养护饮水工程356处。疫情应对方面。2个就业帮扶车间和18个龙头企业带动吸纳脱贫劳动力260人,人均增收5000元。春节期间组建暖心服务小分队1044个3405人,建立邻里守望点1365个,建立“虚拟药箱”169个,解决重点人群困难3155个。“虚拟药箱”做法,受到国家和省乡村振兴局充分肯定,在国家乡村振兴简报上予以刊发推广。
三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到位。扎实开展两轮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分别动员排查人员2120人和2806人,排查重点乡镇3个、重点村6个、重点人群3502户10206人以及所有农户4.2万余户14.5万余人,共排查出问题634个(一轮370个,二轮264个),去年以来共识别监测对象68户135人,风险回退11户14人,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204条。召开预警信息会商会4次,推送关键信息1279条。发放“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APP”小程序宣传单4.2万余份,处置农户自主申报信息208条。完成网格员优化调整,对1031名网格员实现常态化全覆盖培训,落实网格员补贴60元/月,全覆盖张贴防止返贫网格化监测明白卡4万余张,全年未出现返贫致贫现象。
四是精准帮扶到位。县四大班子领导、98家县直单位以及1908名帮扶责任人严格落实结对帮扶责任,制定帮扶措施43986条,入户走访2.2万余次,解决户上困难3290个。对新识别的监测对象,均在10日内制定了帮扶措施,监测对象的年人均收入增长15%以上。通过入户走访,脱贫户、监测对象满意度和认可度均达100%。
五是重点工作落实到位。产业发展方面。落实到户产业补贴3432户330.91万元;建成出列村农业特色产业园区32个,2022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70余万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3个、带动1055户脱贫户增收。就业帮扶方面。实现6227人稳岗就业,同比增加531人,落实外出务工交通补贴2720人147.19万元;开发普通高校毕业生助力乡村振兴就业见习岗位,安排就业12人。小额信贷方面。新增贷款611户3023.82万元,同比增长84.49%。光伏电站方面。光伏发电收益180.44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34个。消费帮扶方面。直接购买本地农产品354.15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338.34万元。定点帮扶方面。各定点帮扶单位帮助引进项目25个资金685万元,赴定点帮扶村考察1523人次。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完成农村孤寡老人智慧看护服务安装1001人,资金30.03万元。为2717户脱贫人口代缴2022年网络高清电视服务费64.85万元。低收入群体方面。落实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困难残疾人等政策1189人,累计发放资金5269.63万元;临时救助累计救助184人,发放救助资金64.43万元。项目建设方面。批复项目资金8186万元,安排项目191个,各项目完工率、资金拨付率均达100%。资产管理方面。登记2013年以来形成的资产3.4亿元,完成项目移交1477个。
六是成效巩固到位。2022年度,祁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21年的14068元增长到16073元,增长14.3%。深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全县106个村入股土地1.5万亩,盘活闲置房屋3.7万平方米,完成农村产权交易352宗、成交额1.5亿元,新增振兴公司10家、强村公司106家,31个出列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59.95万元,增长110.64%。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52.9公里,自然村道路硬化率99.3%,建制村通公交率61.2%,完成45个村健身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群众认可度和“双基”满意度均达100%。
七是乡村建设持续提升。完成2021年度3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验收,完成农村改厕1095户、30个200人以上市级自然村整治,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916吨,清理村内沟塘596口,清理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废弃物786吨,清理废旧广告牌671个,清理无功能建筑面积约9216平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6%,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指数、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跻身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行列,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八是乡村治理纵深推进。按照“基本+N”的方式确定43项监督服务清单,纳入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监管,发布信息4.6万条。全面推广积分制,设置生态美超市41家。推行“党建+信用”,完成8280户农户和45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工作,授信12353.9万元,用信8058.9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果巩固四个方面,扎实开展防止返贫致贫风险大排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力推进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和管理,有序衔接做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新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答媒体问:
一、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范围有哪些?
答:根据祁门县财政局祁门县乡村振兴局祁门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祁门县农业农村水利局祁门县林业局祁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印发《祁门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规定,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
1.产业发展方面: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并逐年提高资金占比,支持农 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推动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支持必要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基础设施方面:补齐必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 设短板,主要包括水、电、路、网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以及垃 圾清运等小型公益性生活设施。
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1)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及时帮扶,对监测帮扶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措施。安排产业发展、小额信贷贴息、生产经营和劳动技能培训、公益岗位补助、防贫保等相关支出。(2)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稳定就业,省级、市级资金可分别对跨省、跨市就业且符合政策补助条件的脱贫劳动力适当安排一次性交通补助。县级资金也可安排用于跨县就业且符合政策补助条件的脱贫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助。采取就业帮扶车间、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促进返乡在乡脱贫劳动力发展产业和就业增收。继续向符合条件的脱贫家庭(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安排“雨露计划”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