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经济形势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1—9月经济运行情况及指标预计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向好。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三季度预计增长5.8%以上(预计全市排名第六),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前三季度(上报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可比价产值累计预计完成9.40亿元,同比增长5%(预计全市前三),拉动GDP增长0.43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4.5%;林业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6.8%;牧业产值0.9亿元,同比增长3.2%;渔业产值0.12亿元,同比增长4.3%;农林牧渔辅助性活动产值0.17亿元,同比增长7%。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05亿元,同比增长1.25%,预计全市排名第三。
(二)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前三季度(上报数),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21.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预计全市排名第二;规下工业样本企业营收增长24.1%(错月指标),增加值预计增长6%,预计全市排名前三,合计拉动GDP增长1.56个百分点。预计完成工业投资4.92亿元,同比下降11%,预计全市排名第六;技改投资1.39亿元,同比增长52.7%,预计全市排名第一;制造业投资4.15亿元,同比下降1.4%,预计全市排名第四。
(三)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前三季度(上报数),商品房销售面积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7%,下拉GDP增速0.03百分点,预计排名靠后;房地产投资完成4.44亿元,同比增长35.6%,预计全市排名第二。
(四)消费市场活力不足。1-9月(上报数),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7.3%,预计全市排名第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16亿元,同比增长6%,预计全市排名第五(分支撑GDP四行业来看,批发业销售额完成23.08亿元,同比增长9%,预计全市排名第三;零售业销售额完成32.67亿元,同比增长7%,预计全市排名第四;住宿业营业额完成1.27亿元,同比增长6%,预计全市排名第六;餐饮业营业额完成3.36亿元,同比增长6%,预计全市排名第五)。
(五)服务业增长支撑减弱。前三季度(上报数),全县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左右,预计全市排名第六;1-8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速指标为错月指标),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达到4.67亿元,增速为20.5%,预计全市排名第七,增速与其他区县差距缩小,拉动GDP增长1.48个百分点。
(六)财政金融承压前行。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384万元,增长3.9%,全市排名第四,税比52.4%,完成序时进度79%(序时进度和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税收收入23274万元,非税收入2111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8620万元,下降1.48%,全市排名第五。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预计完成2.67亿元,同比下降7.6%,下拉GDP增速0.13个百分点。其中利息净收入预计2.47亿元,下降8.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预计完成1995.42万元,增长5.7%。
(七)投资增长压力持续垒高。1-9月(上报数),全县累计完成投资33.6亿元,同比增长4.9%,基本实现投资预期,预计全市排名前三。但持续满额报数导致库存投资不足,新开工项目接续乏力。目前全县可报数项目27个,库存投资5.7亿元。近期新开工的经开区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明谦咖啡即时饮品等项目已基本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完成全年投资增长目标面临极大压力。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资质建筑业在地产值拉动作用减弱。三季度在库资质建筑业企业全部完成上报,累计完成产值8.1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全市排名第一。但受县外企业影响本地建筑业市场,大型项目被外地企业中标,且不能连带本地企业,造成产值外流;受行业评估因素及办法变动影响,市反馈资质建筑业在地产值增速缩减过大,与其他区县增速差距过小,指标优势难充分体现,对GDP拉动作用减弱。
(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与其他区县存在差距。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占我县GDP比重较高,虽然前三季度营收增速与其他区县差距有所缩小,但增速拉动作用未充分体现,整体对GDP增长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主要因为总部经济老企业基数高,2024年同期数据对比压力大,业务未突破导致增长乏力;新入规企业体量偏小,难以同期缓解基数压力;同时行业结构单一,过度集中于人力资源等领域,抗风险能力弱,增长可持续性受挑战。
(三)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工资排名靠后。前三季度(上报数),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总额同比下降3.3%,比上半年下降3.27个百分点;教育行业工资总额下降3.3%,比上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下降5.3%,比上半年提高7.2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工资总额增长2.6%,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两大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2.1%,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不及预期。主要是去年前三季度工资基数过大(去年前三季度发放了2022年、2023年两个年度的十三月工资和2021年基础绩效奖清算,今年仅发放2024年十三月工资,且无绩效清算奖金)。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全年目标,精准调度稳增长。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紧扣全年GDP增长6%以上目标,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紧盯重点行业、关键指标和GDP核算、企业入库、统计出数等重点环节,继续实行“周分析,月调度”制度,分阶段细化任务清单,压实各部门责任,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强化短板补齐,夯实行业发展支撑。农业方面,抓好秋粮生产与稳产增收,抓好全年蔬菜、食用菌、油菜、烟叶等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支撑农业总产值稳定增长。工业方面,密切关注芯微电子、佳德盛铜业、博威金属等亿元以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指导突飞科技等新投产入规企业,对产值负增长超20%的企业加大纾困力度,为全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建筑方面,帮扶本地企业提升项目参与度与中标率,协调已中标项目加快施工手续办理,推动早开工、早纳统。同时在“双招双引”中侧重引入服务业重点企业,以优化我县营利性服务业结构。
(三)攻坚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重点推动23个年内计划开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明确时间节点,压实主体责任,确保传祁—茶语瓷、祁门经开区中试基地等22个政府投资项目最迟于11月底具备纳统条件。推动中绿电50MW风电场、旦迪年产5000吨导航材料2亿套导航定位器件等社会投资项目年内落地开工,全力以赴推动投资稳增长。持续推进1+5招商体系(政府+基金招商、园中园招商、市场化招商、商协会招商、以商招商),储备优质产业项目,力争四季度签约项目5个(力争招引1个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协议投资额14.5亿元。
(四)拓宽增收渠道,强化财政金融支撑。深挖国有资产使用潜能,全力推进城区供排水一体化、城区停车位经营权转让,加快实现资源资产价值化。加强对非税收入监管,确保非税收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保障重点支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快教育、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支出进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督促银行紧盯迪柚智能装备等项目,主动对接融资需求,推动国投公司在徽商银行项目贷款投放,提升息费收益。同时严控金融风险,督导银行主动汇报信贷风险,联动多部门优化处置流程,重点推动解决黄山和泰汇精密科技、弘泰房地产、万源电子等不良担保贷款代偿问题,释放利息收入空间。
 皖公网安备 34102402000001号
 皖公网安备 34102402000001号 不良信息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