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6406/202506-00111 信息分类: 政策文件及解读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文日期: 2025-06-09
发布机构: 祁门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5-06-09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政策解读】《祁门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解读

作者:祁门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6-09 11:54 信息来源:祁门县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祁门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2025年6月6日印发,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试点工作方案》的出台背景及试点意义

(一)政策背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等法规政策要求。安徽省印发《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砀山县玄庙镇等11个乡镇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年试点工作的通知》,祁门县作为试点地区,于2025年在小路口镇开展试点,为2026年及以后年度到期地区积累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祁门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祁农工办202520号)。

(二)试点意义。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更充分的土地承包权益,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制度基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试点工作方案》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一)稳定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守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保障农民承包主体地位不受经营权流转影响。

(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对土地调整的选择权,通过民主协商解决利益分配问题,鼓励农民自主探索解决改革难题。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兼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利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遵循“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平稳过渡”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避免矛盾激化,为未来发展留空间。

三、《试点工作方案》的政策内涵与关键举措

(一)严格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1.成员身份与权益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享有承包权益,非成员不参与延包;新增人口按章程确认身份,整户消亡的承包地由集体收回。合户、分户限于直系亲属,不得借此规避集体收回承包地。

2.特殊群体权益保障保障出嫁女、离婚妇女、入赘婿等群体的土地权益,避免“两头空”“两头占”。进城落户农民可自愿保留或有偿转让承包权,不得强制退出。

3.流转土地规范管理引导承包户与受让方协商延期续租事宜,稳定经营预期;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二)稳定农户承包地的具体措施

1.承包地“小调整”规则仅在自然灾害毁损等特殊情形且群众普遍要求调地时,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批准后实施,从严掌握调整范围。

2.机动地与新增地源管理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耕地总面积的5%且不得新增;新增地源优先解决无地少地农户需求,严禁强行划归集体经营。

3.确权确股不确地限制坚持确权到户到地,不得行政推动“确股不确地”,确需确股的需严控范围并报批。

(三)矛盾风险防范机制

1.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妥善解决承包地暂缓确权、退耕还林、权属纠纷、建房占用等问题,确保“应确尽确、应延尽延”。

2.多元化纠纷解决整合行政、司法、调解等力量,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化解矛盾,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试点工作方案》工作实施步骤如何安排?

(一)准备启动阶段(2025年6月底前)

1.机构组建:试点乡镇成立工作专班和延包工作小组,负责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及矛盾排查。

2.摸底核实全面调查承包人口、地块变化、特殊群体、确权颁证、机动地等情况,建立详细台账。

3.方案制定乡镇、村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经民主协商和公示后报上级备案。

(二)全面推进阶段(2025年7月—11月)

1.经营权调查依托专业队伍补测地块信息,农户确认调查成果。

2.审核公示对调查结果公示不少于15天,异议处理后再次公示。

3.合同签订通过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网签一体化平台完成延包电子合同网签。

4.证书完善遵循“不变不换”原则,原证书在新承包期继续有效,调地农户办理变更登记。

5.资料归档按一户一档整理农户资料,数据共享至农业农村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

(三)总结完善阶段(2025年12月底前)

全面总结试点经验,评估成效与不足,形成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五、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试点工作方案》

一是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公安等多部门力量,明确“县级负责、乡镇推进、村为主体”的责任体系。

二是宣传培训通过政府网站、媒体等渠道宣传延包政策,编印政策问答,开展业务培训,确保农民和基层干部准确理解政策。

三是工作保障试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用于合同网签、地块补测、档案管理等;严禁向农民收费,抽调专人包片督导,充实基层工作队伍。

四是督导调度建立通报机制,跟踪工作进展,分类解决矛盾问题,确保试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六、《试点工作方案》的政策亮点与深远影响

稳定与发展并重通过“大稳定、小调整”平衡历史与现实需求,既保障农民承包权益,又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权益保障精细化针对妇女、进城落户农民等群体制定专项保护措施,体现政策公平性。

操作流程规范化明确调查、公示、签约、归档等全流程标准,确保试点工作合法合规、公开透明。

此次试点将为2026年全县二轮土地延包工作提供实践样本,对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如有不解之处,可与县农业农村局联系。
    联系方式:0559-4507032
    工作时间: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