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6406/202305-00136 信息分类: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公民 发文日期: 2023-05-31
发布机构: 祁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 2023-05-31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今年以来,我们紧扣就业春风行动和重点群体精准帮扶,搭建好就业促进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开展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 性: 有效

祁门县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新闻发布会

作者:祁门县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2023-05-31 10:01 信息来源:祁门县政府新闻发布厅 阅读次数:

发布人:党组成员  储淑贵

发布主题:祁门县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

发布单位:祁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地点:祁门县税务局负一楼会议室

发布时间:2023年5月30日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县人社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接下来由我介绍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最后回答媒体朋友提问。

2022年,我县以“社区三公里就在门口”、高校毕业生“暖心助航”、返乡群体就业“回家无忧”、助企服务保障“五服临门”、就业服务能力质量提升”五大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三邻四季”(邻工集市、邻工夜市、邻工夜访和春风行动、夏送清凉、金秋送爽、冬送暖阳)就业服务活动,织密就业帮扶“一张网”,为全县广大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提供更多暖心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我县七里桥、三里街、西街3个社区被认定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其中七里桥社区被认定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示范社区。2022年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4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349人,失业人员帮扶再就业240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

今年以来,我们紧扣就业春风行动和重点群体精准帮扶,搭建好就业促进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开展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截至目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5人,失业人员帮扶再就业1295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1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一是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促进居民“家门口”就业。打造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构建“三公里”就业圈7个,覆盖全县7个社区,聚焦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就业服务,实现“求职不出门,就在家门口”。以“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积极引导社区、企业通过“邻工集市”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直播带岗等“云上送岗”招聘模式,实现企业用工和劳动者需求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共开展“2+4+N”四季送岗系列招聘活动149场次,组织企业689家次,提供岗位10300个次,达成意向3235人。依托“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平台,对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信息准确及时录入更新,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信息登记质量。定期为就业援助对象及失业人员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截至目前,共填写《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情况登记表》60份,《失业人员帮扶情况登记表》125份,走访慰问困难人员105户,发放就业创业宣传册4200余份。联合县政府网站、县融媒体中心及县内知名度高等平台,集中宣传我县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结合“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重点打造“致祁门务工返乡兄弟姐妹们一封信”方言版,用方言宣传我县就业创业政策,引导居民就近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就业创业宣传信息83余篇,其中国家级网站刊载12篇 。二是精准帮扶妇女就业,提升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质量。今年我县靶向推出“妈妈岗”,3次获得国务院妇儿工委肯定,并受到省发改委、省妇联点赞,目前在全市推广,人民网、安徽网、中国妇女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社、安徽日报社、安徽电视台、黄山日报、黄山电视台等相继来我县采访报道,准备把品牌推向全省全国。今年我们就业帮扶突出人性化和个性化,就业模式趋于灵活性和多样性,年初根据企业所需和妇女所求,联合妇联、教育局等就业工作成员单位,深入企业、学校、乡镇、社区开展“妈妈岗”“陪读岗”用工需求情况调查,共摸排城区6所学校父母陪读群体1300余名,其中有就业意向600余名;鼓励企业开发弹性“妈妈岗”“陪读岗”520余个,涵盖文员、技术员、检验员、销售员等工种20余个,及时对接邦耀、昱博、利嘉城等16家公司单开生产线,实行弹性工作制,落实特殊工时,并在“邻工集市”小程序上开发“邻工宝妈岗”模块,让宝妈随时随地与企业“云端”达成双向奔赴。截至目前联合企业挂牌成立“妈妈车间”9家,“妈妈岗”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38人,对接上岗325人。三是以扩容提质为关键,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开发青年见习计划,目前我县已认定青年就业见习基地31家,开发青年见习岗位130个,吸纳高校毕业生上岗见习30人,安置上岗大学生基层特岗55人;面向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290个,目前安置上岗153名;鼓励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各类有创业意愿、培训意愿城乡劳动者,实施免费创业培训,目前共开展创业培训5期15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20万元;扩大人才供给,为企业“量身打造”技能人才,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67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561人,新增技能人才324人;实施《“燕归兴祁”五年行动计划》,五年引导梅城子女返乡就业创业不少于1万人,每年不少于2000人。

下一步,一是深入实施“燕归兴祁”五年行动计划,稳妥推进重点群体就业、稳岗减负、助企纾困等扩就业各项政策落实。二是持续开展“2+4+N”四季送岗系列招聘活动,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月、生临企境、创业集市”等就业服务活动,拓展延伸“妈妈岗”就业服务品牌内涵。三是持续加大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宣传力度,深入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及充分就业社区建设。

答媒体问

一、简要说明建设“三公里”就业圈在促进就业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

“三公里”就业圈就是以社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劳动者、市场经营主体(如社区周边的个体工商户、超市、酒店)为服务对象,通过搭建系统平台,使劳动者与用工主体能够更便捷的掌握就业政策、岗位招聘信息,促成精准供需对接,达到社区“三公里”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的目标。

二、我县目前打造的“妈妈岗”品牌已经在全市推广,请说明下“妈妈岗”“陪读岗”等弹性岗位对妇女群体就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后续将如何进一步完善保障妇女就业权益?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当前妇女宝妈群体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在我们前期摸排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平均两个宝妈里面就有一个有就业意愿,却因家庭原因无法工作。我们对全县80名25-45岁已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无工作的有57人,占比71.25%,希望开设“妈妈岗”的76人,占比95%,所以,开设“妈妈岗”不仅能够帮扶妇女群体精准就业,更是对我县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提质增效的一大创举,对宝妈个人、社会层面及企业用工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从宝妈个人来说,能实现灵活就业,有一份稳定收入,这是她们自立自强的基础,也能够以自身的工作价值,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社会方面来说,宝妈妇女群体的再就业,可以增加劳动力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大潮,有助于改善市场供需状况,减轻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负担,降低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成本。从企业发展来说,企业为宝妈创造友好的就业环境,不仅有益于公司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的形象竞争力。

“妈妈岗”工作时间灵活,管理弹性柔性,是为宝妈陪读群体量身定做的就业服务岗位,就业模式也更加趋于灵活化和多样化,既能兼顾了妇女就业、家庭照护、企业用工等多方需求,又能为宝妈实现“一手上班,一手带娃”的诉求提供了可行性解决方案。同时,“妈妈岗”也为企业输送了更多的劳动力,可以缓解企业招工难、留工难的压力,给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此外,“妈妈岗”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民众生育养育成本,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切实举措和有益探索,值得更多的地方借鉴推广。

妈妈岗”不仅解决了用工燃眉之急,而且实践成效也出乎企业预料。“妈妈岗”人员流失率低、归属感强、忠诚度高、稳定性好,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也都比普工更高,有利于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降低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同时,长期来看,对生育期间女性员工的政策偏向或者照顾,对于企业全面获得员工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的未来收益,收获包容、多样性劳动力群体所带来的生产率增长,都具有积极意义。“妈妈岗”受到企业和社会欢迎,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一举措的科学性,相信今后在政策护航下必然走得更远。

后续我们将持续拓展“妈妈岗”品牌内涵,落实有关“妈妈岗”劳动环境、弹性管理、就业补贴、权益保障等相关制度,通过金融支持、减免税费、资金补贴、技能培训、荣誉表彰等方式,鼓励引导更多企业开发设立“妈妈岗”,嫁接“三公里”就业圈和“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继续探索推广“灵活岗”“零工岗”“流动岗”等系列贴心暖心服务举措,不断健全“妈妈岗”规范标准,晋升“妈妈岗”员工渠道,提高“妈妈岗”合法权益,在岗位资源上给予拓展,在就业技能上给予培训,在政策扶持上给予倾斜,在劳动权益上给予保障,在制度落实上给予固化,逐步构建精准化、便捷化、制度化服务体系,确保宝妈陪读群体求职者就业有岗位、上岗有技能、权益有保障,把“妈妈岗”打造成贴心、暖心、安心的“妈妈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