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6406/202210-00023 信息分类: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回应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公民,其他 发文日期: 2022-09-23
发布机构: 祁门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2-10-28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主动回应】财政资金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和脱贫成果巩固的,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安排?

发布时间:2022-10-28 09:18 信息来源:安徽发布 阅读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从严从实抓好扶贫项目实施,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2016-2021年,我省连续六年在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

一是大幅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十八大以来,我们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全省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40.19亿元,收官之年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总量是2013年的近10倍。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继续保持财政投入力度不减,2021年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66.65亿元,较2020年投入资金增加2.7亿元,2022年进一步增加到169亿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支持脱贫攻坚和成果巩固。脱贫攻坚期,我们在20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将40余项中央和省级涉农项目资金纳入整合范围,赋予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累计整合资金投入脱贫攻坚511.8亿元。在全国首创“一方案一办法三清单一台账”机制,实现“项目—资金—绩效”的闭环管理。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我们保持政策稳定,在衔接过渡期的前三年继续实施脱贫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

三是从严从实抓好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全面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监管,建立了负面清单,实行资金项目公开公示,每年开展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赋予县级党委政府更充分的资源配置权,将财政资金直接拨付到县,由县级负责统筹做好资金项目匹配,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在全国率先开展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试点,形成“一二三四五”项目库建设模式,实现了由“资金等项目”到“项目等资金”的转变。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实施各类扶贫和衔接项目16.9万个,涵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人居环境加快改善提升、贫困群众加快增收脱贫作出了重要贡献。

过渡期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好乡村振兴,管好用好资金、谋好建好项目是重要保障。下一步,我们将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确保过渡期资金投入力度不减,并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建立稳定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带动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持续增收。进一步突出重点,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大别山等革命老区脱贫县予以适当倾斜支持。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资金绩效监管,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强化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加强资产运营和双招双引,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实现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