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系列新闻发布会(5)——祁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绍劳动力市场监管领域工作情况
发布人: 党组成员 储淑贵
发布主题:祁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绍劳动力市场监管领域工作情况
发布单位:祁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地点:祁门县税务局负一楼会议室
发布时间:2022年7月15日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我县聚力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聚焦技工大县向技工强县发展,促进我县劳动力市场监管水平不断提升,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助力创优营商环境,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方面向大家介绍我县创优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领域工作开展情况。
(一)帮助企业缓解用工问题。我局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QQ微信互动等方式,全面掌握辖区内企业缺工情况,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搭建用工对接服务平台。全年计划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16场次,截至目前,已举办招聘活动66场次,服务企业325家次,达成就业意向447人次。
(二)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一是深入实施青年见习计划,根据就业见习政策变化,面向企业和社会组织征集见习岗位,在见习单位申报、信息发布、人员报名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提升见习匹配效率。目前,共征集20家见习单位,开发见习岗位155个,完成就业见习50人。二是开展“家燕归巢”暨“曙光行动”暑期实习考察活动和“青春有 Young—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为返乡大学生提供锻炼平台,加强乡村青年人才培养。三是开展“引凤还巢”和“梅城英才”行动,建立旅外人才信息库,搭建祁门广东商会、合肥旅外人才协会等联系沟通平台,组织企业家赴外交流考察,扎实开展高层次人才招引活动,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做好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单位按规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对中小微企业继续实施“免报直发”,并将返还比例提高至90%。我县已于6月20日完成失业保险费返还资金拨付,共计为293家符合免报直发条件的企业落实失业保险费返还资金169.66万元。
(四)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建设良好人才生态环境。一是宣传贯彻《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指导我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鼓励我县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满足本地企业人力资源服务需求;二是落实迎客松英才计划,实施简化程序,计划招聘10名急需紧缺人才,加大柔性引才力度;三是开展人力资源普查,精准把握企业用工信息和劳动力就业意愿,营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五)持续推进校企定制培养和市外招引“两项计划”。一是持续跟进电子企业意向培育人数,加强与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的合作对接工作,做好秋季开学协议签订准备工作。二是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了“云聘会”、直播带岗等引才活动,今年已招引市外大中专毕业生25人。
(六)全面推行职称评审信息化。按照省人社厅部署,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按政策规定做好申报材料在申报平台上的提交、审核办理工作,实现职称评审申报、受理、审核、评审、公布等“一网通办”。
(七)宣传普及“两指引”。编印了《新办企业劳动用工指引》《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维护指引》宣传手册,结合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和谐同行”千户企业培育共同行动和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等活动开展入企宣传,指导5家劳动密集型新办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八)推进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从3月18日起,全面实行施工总项目单位开立银行保函或保证保险替代银行存储工资保证金制度,减轻企业资金压力。自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阶段性缓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依法保护农民工工资权益,发挥工资保证金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局将抓住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旺季时机,积极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留乡就业;依托我县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大厅、打造“三公里”就业圈,搭建完善线上、线下用工对接服务平台,为企业用工招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便捷服务,促进广大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黄山市出台的迎客松英才计划实施细则的基础上,扎实落实好各类引进人才的待遇兑现工作。
答媒体问:
一、请问劳动力市场领域有哪些应对疫情影响的举措?
答:为了减轻疫情对企业和劳动者的影响,落实了以下举措。一是对青年就业见习基地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主要面向机关事业单位调整为面向企业和社会组织,引导全县范围内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等社会组织开发见习岗位,帮助企业储备和培养人才,通过发放补贴减轻企业用工成本。二是继续贯彻落实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费率政策,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今年以来共减收失业保险费162.15万元、工伤保险费39.12万元。三是开发疫情防控员、安全信息员、文明创建员等临时性专项岗位,今年计划开发岗位110个,对因疫情等原因短暂性失业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四是积极兑现一次性就业补贴、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中小微企业新招用员工一次性奖励等政策,给企业和劳动者“真金白银”的实惠。
二、请问市外招引计划政策的享受人群是哪些人,具体标准是什么?
答:对在我县首次就业,且与我县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满8个月的市外高校、职业院校毕业5年内的本科、大专、中专毕业生,分别给予学生本人10000元、5000元、3000元一次性就业补助。同时,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帮助我县企业招引大中专毕业生,经人力资源机构介绍引进,在我县首次就业且与我县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的市外高校、职业院校毕业5年内毕业生,按照500元/人标准给予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一次性奖励,对当年引进符合条件人数达到50人以上的,再一次性给予20000元奖励。
三、请简要介绍“双指引”的主要内容
答:《新办企业规范劳动用工指引》是以问答的形式将劳动用工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宣传讲解,具体内容涉及招聘入职、劳动合同的管理、规章制度等,后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劳动规章制度的示范参考文本。
《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维护指引》是从高校毕业生的角度出发,以各类案例解析的形式,宣传讲解就业相关事项,指导高校毕业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入职后的风险防范,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和需履行的义务以及维权的途径。
双指引的内容不仅仅适用于新办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目前我们的宣传活动,也是结合其他活动在同步开展,以双指引的宣传为切入点,面向的是所有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