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6406/202205-00076 信息分类: 规划解读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公民,其他,DOC 发文日期: 2022-05-09
发布机构: 祁门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2-05-12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部门解读】交通运输局:解读《祁门县“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作者:祁门县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2022-05-12 17:16 信息来源:祁门县交通运输局 阅读次数:

一、编制背景及依据

(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们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祁门县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时期。祁门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处于大通道构建、互联互通全面提速、服务管理转型提升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构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期。为紧抓时代机遇,谋划新形势下祁门综合交通发展重点,提出适合祁门的交通发展思路、目标、战略,构筑布局完善、结构合理、功能明晰的综合交通发展布局体系,指导近期交通设施建设,依据相关上位规划、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编制本规划。

(二)编制依据

1.国家层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19年);

(2)《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

(3)《交通强国发展纲要》;

(4)《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

2.省部级层面

(5)《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

(6)《安徽省空间规划》(2017-2035);

(7)《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

(8)《安徽省省道网规划》(2016年-2030年);

(9)《安徽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

3.市级层面

(10)《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11)《黄山市县道网规划(2016-2030年)》;

(12)《黄山市乡道网规划(2016-2030年)》;

(13)《黄山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4.县级层面

(14)《祁门县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

(15)《祁门县统计年鉴》(2015-2019) ;

(16)《祁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二、编制过程

2020年9月,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确定规划编制单位;2020年11月至12月,编制单位走访调研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行政村,全面了解全县交通运输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研究确定““十四五”规划”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2021年1月底完成规划初稿;先后两次组织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召开规划征求意见会,并在祁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微祁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公示;2021年7月6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会后结合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规划内容,形成规划成果稿;2021年8月6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论证,并根据评估意见编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其后,结合省、市交通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再次对规划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2022年2月,通过合法性审查。2022年3月15日县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研究审议通过。

三、主要内容

《祁门县“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发展基础、发展形势及需求预测、总体要求、建设任务、投资估算及评价、保障措施六个章节。

第一章 发展基础。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服务水平、行业管理三个方面总结了“十三五”我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公路网总体规模水平不足、路网结构和布局有待优化、农村公路服务层次有待提升、智慧交通体系有待完善、建设要素保障有待加剧等五个方面的不足和问题。

第二章 发展形势及需求预测。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经济跨越发展要求发挥交通运输引领作用” 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十四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特点,并对客、货运输进行分析预测。

第三章 总体要求。包含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依据、发展目标四部分。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安徽省交通强省建设部署,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聚焦开创高质量建设新阶段 “世界红茶之都,美丽康养祁门”的目标,以一体化高质量融合发展为重点,全面实施“交通网络、服务水平、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治理能力”等六大任务,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外联内优、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抢抓黄山市交通强国皖南交旅融合试点机遇,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融杭接沪”工作、促进祁门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强有力的交通保障支撑。

基本原则:1.适应发展定位、全面提质增效;2.保持适度超前、调整优化结构;3.统筹区域协调、打造综合交通;4.坚持创新引领、打造智慧交通。

发展重点:1.完善高速交通走廊,打开对外“窗口”;2.完善县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升连通度和可达性;3.完善城乡客运服务及物流网络、提升综合运输效率;4.引入智能交通科技,建设高标准的交通管理体系。

四、建设任务。

1.建设高品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1)构筑多向联通的综合交通网。

(2)打造外联内畅的道路网 。①推进完善高速公路骨架;②构建完善顺畅的干线网;③建设广泛便捷的基础网。

(3)融入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2.提升现代化综合交通服务水平。

(1)建设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体系。①完善普惠公交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建设祁门高铁南站旅游集散中心(二级客运站),建制村通公交率达80%以上;②鼓励旅游客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③积极推进交旅融合发展。

(2)构建经济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①持续推进农村物流发展;②引导货运企业转型发展;③提升物流信息服务水平。

3.完善品质创新智慧交通体系。(1)夯实智慧交通发展基础;(2)推动行业治理数字化;(3)提升行业智慧服务水平。

4.打造经济环保绿色交通体系。(1)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理念;(2)推广绿色运输装备应用;(3)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5.构建完善可靠平安交通体系。

(1)提升交通设施安全水平。①提升安全保障能力;②强化安全生产监管;③加强安全教育。

(2)增强应急救援能力。①应急指挥体系建设;②应急能力建设。

6.推进高标准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1)拓宽社会参与行业治理渠道;(2)统筹推进综合交通体制改革。

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评价。

1.投资估算。祁门县“十四五”期间综合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约20.53亿元。

2.效果评价。

(1)综合交通影响评价。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明显完善;②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明显提升;③行业治理能力水平明显提高。

(2)经济社会影响评价。①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②促进旅游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③畅通出口,与周边省、市及县区联系更加密切。

(3)环境影响评价。①环境影响分析;②环保措施。

(4)土地利用影响评价。

第六章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落到实处;2.完善规划体系,强化交通用地保障;3.拓展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能力;4.严格质量监管,提升交通建设品质;5.注重人才培养,提供行业智力支撑。

五、解读人及政策咨询电话

解读人:祁门县交通运输局交建科桂辉;政策咨询电话:0559-451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