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祁门县农业农村水利局:解读《祁门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1—2025年)》
《祁门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1—2025年)》列入县级重点专项规划,已经县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加快推进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现代化,高质量建设“世界红茶之都,美丽康养祁门”,助推祁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起草依据
(一)《关于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祁政办〔2020〕34号)。
(二)《祁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编制过程
依据《关于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祁政办〔2020〕34号)和《祁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要求,2020年4月至5月,我局组织人员实地走访调研相关单位、企业、乡镇和行政村,全面了解我县农业农村相关情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5月召开《规划》编制务虚会,并通过网络、现场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各单位积极为《规划》编制建言献策。
2021年6月,《规划》初步完成,2021年7月,《规划》成稿后及时向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文本进行再修改。2021年10月22日召开《规划》评审会,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评审。专家组听取了祁门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关于《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介绍了《规划》起草说明、文本等内容,专家组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1.《规划》基本框架完整,总体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任务突出,符合国家和安徽省“十四五”、黄山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契合祁门县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和趋势。2.《规划》遵循顶层设计与地方政府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了省、市规划的相互衔接,可操作性强,对推动祁门县农业农村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专家组一致同意《祁门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1—2025年)》通过评审,同时建议:规划预期指标应更加具体、切合实际;部分文字再斟酌修改。
11月底,委托浙江城正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对《规划》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并报送县委政法委予以备案;12月20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公平竞争性审查;12月31日,县司法局审定:《规划》符合行政决策程序的有关规定;12月以来,我局多次结合各有关单位意见,对评审稿进行再修改再完善,最终形成本次会议送审稿。2022年1月20日,县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四、主要内容
《祁门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共分5章。
第一章:“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基本成就。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农村改革、农村民生福祉的改善、科技为农服务等8个方面对基本成就进行了回顾。
第二章:“十四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是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日趋完善的交通及资源优势等方面阐述了“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二是从资源要素瓶颈与农村公共服务欠账、三产融合不充分、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大等方面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三章:“十四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要求。一是主要介绍了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二是从坚持党管农村、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优先发展理念、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和坚持绿色高效发展等5个方面确定了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三是明确了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编制的发展目标,为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第四章:主要任务。从全面振兴祁红产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巩固拓展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农业综合执法、深化农村改革等8个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五章:保障措施。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农业投入、抓好项目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强化绩效考评等5个方面保障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正常有序推进。
五、解读人及政策咨询电话
本规划由祁门县农业农村水利局负责解释,联系人:何志强;政策咨询电话:0559-451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