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祁红产业发展中心:解读《祁门县“十四五”祁红茶产业发展规划(2021-2015)》
《祁门县“十四五”祁红茶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县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规划》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茶叶作为我县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和茶区经济支柱产业,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精神,科学制定茶叶产业“十四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茶叶产业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推进“世界红茶之都 美丽康养祁门”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规划》编制主要依据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茶产业振兴的意见》(皖政办秘〔2021〕28号)
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山市茶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2020-2022年)》的通知(黄政秘〔2020〕6号)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黄政办秘〔2020〕9号)
黄山市茶产业发展领导组印发《关于建立茶长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黄茶组〔2020〕5号)
三、《规划》编制过程
2020年8月,根据《祁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祁政办〔2020〕34 号)文件要求和精神,我中心立即召开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成立祁红茶产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制定了祁红茶产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开展行业调研,积极督查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推动编制工作全面开展。
2020年11月底,我中心完成《规划》(初稿)的编写工作,并于2020年12月10日召集县直相关部门对初稿进行了调研座谈和初次征求意见。2021年3月8日,修改稿通过发文平台向全县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进行征求意见。2021年11月9日,召开专家评审会,对规划进行了专家论证。2021年11月10日起至2021年12月10日,在政府网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2021年12月10日,委托合肥益民创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对规划进行了风险评估,编制了风险评估报告,并于12月20日报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2021年12月27日,通过县市场监管局公平性竞争审查。2022年1月18日通过了合法性审查。2022年3月9日,县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四、《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三茶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和实现祁红茶产业振兴为目标,以增加茶农收入为核心,以提升茶产品和企业竞争力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调整优化茶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梳理整合品牌资源,培养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高效茶业、集约茶业、生态茶业,加快推行茶业规模化、清洁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加工,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发展之路,全面提升茶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划》提出2025年的总体目标:围绕打造“世界红茶之都”和祁红发展“2111”目标,全力推进祁红产业各方面发展,到2025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7500吨以上,茶叶农业产值达到10-12亿元,茶农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经济总量(茶产业综合产值)争取突破80亿元以上。
五、《规划》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
《规划》主要内容由“十三五”发展回顾,茶产业发展有利条件,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产业规划布局,产业发展重点,“十四五”茶产业重点谋划项目及保障措施等七个部分组成。
《规划》的重点任务是综合考虑全县的产业发展目标,和现有基础、资源条件及市场需求情况,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重点抓好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发展重点的五大工程及六大体系建设。
产业发展布局主要指三区:加工优势区、市场优势区、文旅优势区。
加工优势区—以绿色产业园和平里红茶加工区为核心的加工集聚区;以历口、古溪、箬坑、凫峰、芦溪、新安等特色茶叶乡镇为核心的加工重点区;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主,具有良好带动性和展示性的加工辐射区。
交易优势区—以交通便利重点乡镇建设千万级交易额的茶青批发市场;以产品交易、文化展示、品牌推广等为核心的城区综合性批发市场或大型茶城。
文旅优势区--推进万里茶道相关遗址的发掘保护和修缮恢复,开展祁红万里茶道文旅开发;围绕全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推进文化遗存保存较多的乡镇,建立融茶文化与茶叶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茶叶观光项目,加快实现茶产业与休闲观光旅游的良性互动。
产业发展重点主要指五大工程和六大体系建设。
五大工程即围绕祁红产业发展的“基地建设、品质安全、品牌提升、企业培育、茶旅开发”五大工程。
六大体系即关于服务祁红产业发展的“科技队伍体系、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体系、精深加工体系、市场流通体系、质量监控与预警体系”建设。
其中重点任务是到2025年:1.力争新发展良种茶园1万亩以上,全县绿色有机认证茶园面积力争比“十三五”时期上升50%。2.全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到位率达100%,病虫绿色防控效果达85%以上,化学农药零使用,茶树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3.力争超亿元茶企3家以上,其中超3亿元1家。各乡镇建成1家达到规上标准的企业,重点乡镇3家以上。4.全县90%以上企业符合标准化生产条件。建成年产值达10亿元的产业集群1个,年交易额超3亿元的茶叶综合批发交易市场1个。5.全县联建3-5条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六、《规划》的保障措施
为推进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规划》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优化投融资环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畅通茶叶销售渠道、塑造祁门茶叶品牌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强化政府对资金、技术、市场、服务等要素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促进祁红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解读人及政策咨询电话
解读人: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中心何玉杰;政策咨询电话:0559-45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