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6406/202203-00050 信息分类: 规划解读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商贸、海关、旅游、招商,公民,企业,投资者,旅游者,其他,DOC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祁门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2-03-30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部门解读】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解读《祁门县“十四五”文旅体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发布时间:2022-03-30 09:57 阅读次数:

《祁门县“十四五”文旅体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县政府第8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们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祁门县“十四五”文旅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描绘好未来5年我县文化旅游体育改革发展蓝图,努力把祁门建设成 “世界红茶之都、美丽康养祁门”,事关长远,意义重大。

(二)起草依据

1.国家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2019年);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年)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2.省部级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7年);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3 年);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2019年);

《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文旅资源发〔2018〕98号);

《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旅资源发〔2020〕81号);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文旅市场发〔2021〕50号);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2020年);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安徽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年)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14年);

《安徽省旅游条例》(2017年);

《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2020年);

《安徽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皖文旅发〔2020〕113 号);

《安徽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皖文旅发〔2020〕126 号);

《安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认定与管理办法》(皖文旅办〔2019〕112号);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皖文旅办〔2019〕79号);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文旅办〔2018〕18号);

《安徽省关于加快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皖体办〔2019〕20号);

《安徽省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皖体发〔2021〕19号)。

3.市级层面

《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

《黄山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黄山市研学旅行管理暂行办法》(黄政办〔2020〕7号);

《徽州民宿提质增量行动计划(2020-2022)》(黄旅指〔2020〕7号);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黄旅指〔2020〕8号);

《关于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黄旅指〔2020〕9号);

《黄山市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黄办〔2019〕21号);

《关于促进徽州民宿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黄旅〔2018〕197号);

《黄山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黄政办〔2020〕29号);

《黄山市打造运动休闲健康城市行动计划(2018—2025年)》。

4.县级层面

《祁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

《祁门县关于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四大主导产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

《关于促进祁门县民宿规范发展的实施办法》;

《祁门县“十四五”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

《祁门县“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二、起草过程

县文旅体局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起草工作。2020年7月初,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同年7月通过多方征询,确定黄山学院旅游学院为编制单位。2020年8月至11月,我局协同编制单位走访调研景区、民宿、重点文旅项目、乡镇35家(次),全面了解我县文旅体产业资源现状、开发情况以及““十四五”规划”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于10月19日召开编制领导小组讨论会,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利用文旅体资讯微信公众号平台,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为《规划》编制建言献策。11月26日,为规划编制工作专题召开“十四五”文旅体项目谋划会,先后征集文旅体项目50个,意见建议13条。2021年2月1日《规划》(征求意见稿第一稿)成稿后及时公开向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建议。会后,编制单位对文本进行再修改,于2月底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二稿)。3月5日,再次召开征求意见会。结合书面反馈和与会单位意见,共修改、完善文本内容33处,合并重点建设项目8个,新增文旅项目4个,于5月10日形成《规划》(评审稿)。

5月19日,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主持召开《规划》)评审会。由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市文化和旅游局和我县5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委,为发展规划问诊把脉,建言献策。评审组认为,《规划》建议稿的起草坚持了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工作方法,做到了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规划》对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发展现状及问题作了较为深入分析,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基本符合祁门县实际,定位基本准确、发展路径清晰,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前瞻性。评审组一致原则上同意通过。

7月14日,召开《规划》风险评估和公平竞争审查会议,评估组认为,《规划》风险可防可控。7月30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公平竞争性审查。11月初,《规划》通过县政法委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同意给予备案;11月中旬,县司法局审定:《规划》符合行政决策程序的有关规定。11月以来,我局多次结合各有关单位意见,会同编制单位对评审稿进行再修改再完善,最终形成本次会议送审稿。

三、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把黄山建成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五个之城”的发展目标,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1+2+5+6”目标体系,到2025年,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力争实现年接待国内游客达到510万人次,入境游客1.1万人次,确保旅游总收入达到40亿元,其中创汇230万美元,力争旅游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9%、10%,年均过夜游客量占总接待量的比重为40%,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增加值增幅达到10%以上。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服务优质、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实现具有较高美誉度、人民群众满意的文旅体强县目标。努力将祁门县打造成茶乡旅居生活标杆地、生态康养新名城、长三角重要的户外运动目的地。

四、主要任务

主要是围绕促进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从深化空间发展布局、创新融合发展路径、创新产品体系、培育新业态、健全发展要素、提升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化建设、品牌培育、创新营销体系、扩容消费市场、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乡村振兴、文化遗产挖掘保护、特色优势文化产业培育、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体育产业发展潜力挖掘十六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全县文旅体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五、保障措施

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供给、夯实数据库信息安全、优化市场秩序、加强人才保障、强化环境保护等6个方面提出要求,确保“十四五”文旅体发展规划能够顺利实施。

六、联系人及政策咨询电话

部门及股室: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股;联系人:葛灿坤;电话:0559-45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