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罕见永瓣藤
永瓣藤原名祁藤,卫矛科,属落叶藤本。1926年我国植物学家秦仁昌首次在祁门县棕里村潘坑发现,当时拟名为祁藤。后美国植物分类学家视其果实外有大而宿存的花瓣,并永不凋落,在植物界中颇为罕见,故称永瓣藤。
根据目前的报导,永瓣藤分布还只局限于皖赣接壤的狭长地带,在我国以至世界各地均未有新发现。因此,被视为这一地区的特有植物,目前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永瓣藤为多年生阳性的落叶藤本灌木。一般长1—2米,生存条件好的可达8—10米。小枝节部带有多数宿存卵锥形芽鳞。叶薄,叶缘常有线刺状锯齿,花白绿色。
永瓣藤一般多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坡、沟谷、林缘地带,并伴生于天然常绿阔叶林中。在牯牛降保护区,无论在林缘、溪边、路旁或林内都有永瓣藤分布,面积之大,分布之多,在永瓣藤分布诸地中甚是罕见。有人在南麓观音堂附近发现1株永瓣藤,藤长达22米,径粗2.5厘米,这是在祁门地区发现的最大的一株,估计有上百年的年龄。至今仍生机勃勃,呈现藤叶繁茂景象。
目前未发现永瓣藤有经济价值和观赏利用之处。但对植物分类学和地植物学来讲,由于“物稀为贵”,永瓣藤属只此一种,对研究卫矛科种群起源进化、相互关系,以及阐明华东植物区系的起源和外部的联系等方面均有重要科学意义。(摘自《祁门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