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典堂
磻村古称磻溪,又名竹源磻村,地处皖赣交界处,与江西省浮梁县严台村紧邻,现为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所辖。宋属仙桂下乡,元代改里为都,属二十一都。明、清从元所置。
磻村为陈氏聚居之地,唐末黄巢起事时,靖难大将军河南人陈彦文避居江西浮梁峙滩,其后裔迁至祁西竹源坞,散作满天星,形成了文闪河附近十里八村的陈姓。磻村之所以叫竹源磻村,因坑口古名而来。坑口旧名竹溪,又名竹源,因村中多竹而得名。磻村陈氏与坑口陈姓旧时同属一宗,其祖序公号彦文。《竹源陈氏宗谱》载: 竹溪陈氏为汉太邱长颍川郡王陈实之后裔。陈实后人唐代朝散大夫广公之孙京公,于唐乾符六年(879年)由江西浮梁盐仓岭经此,见“山水幽幽,木石清奇”, 遂在此定居,嗣后于孙繁衍,室第日增,蔚成一村。京公也就是彦文公的曾孙,京公由浮北迁至祁西竹源,因此祁西成为陈氏竹源派,京公被尊为祁门陈氏的始迁祖,而彦文公被奉为祁门陈氏一世租。宋代又由竹源坑口分迁至桃源、文堂、武峰、正冲、南源、双溪、环溪等地,而磻村陈氏正是南宋中后期竹源坑口分迁的一支。
磻村村落整体呈磨形,三面临水,一面靠山,文闪河将村庄紧拥怀中,素有“水磨磻村---千年迷宫”之称。村民依山而居,房宅呈坡状分布,高低错落有致。村中多小巷,纵横交错,曲里弯拐,两侧屋舍矗立,清一色的粉墙黛瓦,仿若古建构筑的村落迷宫。
磻村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首批传统古村落,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些殊荣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磻村两座祠堂中的古戏台,一个山野小村居然拥有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会堂古戏台、敦典堂古戏台为第六批“国保”)。《磻溪陈氏宗谱》载:
“陈氏先祖由浮北迁祁西竹源,至十八世祖亨龙公之子次五、次六公,又见磻溪‘其山巍巍,其水泱泱,气势雄阔’,弟兄俩相约迁居至此。亨龙公,字升之,宋进士,官封司户。次五公,讳元孙,宋登仕郎,育子清,子清生同文、同圭、同尧、同舜。次六公,字孔安,讳俊孙,育有五子,子仁、子章、子比、子义、子新。磻村自次五、次六公肇基以来,如瓜瓞之绵绵,若蠡斯之蜇蛰,从此枝繁叶茂,兰桂齐芳。”
从宗谱可知,次五公建祠嘉会堂、次六公建祠敦典堂。后因俗渐浇漓,村风日下,今不若昔,为维持伦理之道。敦典庸礼,村民又在宗祠里建起了戏台,以正人心、明教化、厚风俗。磻村古戏台相传由叔侄二人所倡建,叔叔于清代同治年间先在嘉会堂建古戏台,随后侄儿跟着在敦典堂也建了古戏台。长征后浪逐前浪,侄子在古戏台的纹饰雕刻上铆足了劲,下足了工夫和本钱,终于超过其权叔所建造的古戏台。
敦典堂是磻村陈氏的宗祠,始建于南宋中后期,为陈氏次六公所建。宗谱次六公像赞诗曰:“以远为志,以德润身。不图荣耀,专培本根。间天地生,期天地永。祠宇肇启,瓜瓞奋兴。”
敦典堂位处村庄下首,坐北朝南,祠名取“敦典庸礼”之意,“敦典”谓厚其礼敬,也就是笃守典章制度,推行礼教。从堂号可见建设该祠的目的和意义。祠堂南抵溪河,北倚青山,左右互衬,四势匀和。祠前碧波绿浪,四季长流;后山茂林修竹,四季常青,是块极佳的风水宝地。旧时在村基上首来龙山麓建有合礼亭,村基下首河之对岸建有庸礼亭。祠堂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建筑手法,气势不凡。从村中高处来看,敦典堂青砖黛瓦,屋檐高挑,四角飞檐,东西屋脊似龙头高昂,封火墙随坡屋顶一阶高过一阶, 层层递进,有着独特的神韵。祠堂外院皆为石板道路,有的地方中间为石板,两厢碎石铺筑。祠前左右安放旗杆石一对,团鼓形的抱柱石稳稳端坐于方形石础之上。石础上部有凹槽,可防移位。据说旗杆石这类有着特征身份意义的物件,在古代并不能随意造,宗族中得有人取得四品以上官位,才有资格享受此种殊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建筑的形制规模不能随意突破。仅从旗杆石这一点,就可看出旧时蹯村的不平凡。祠堂门右立有黑色大理石保护碑,碑身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祁门古戏台群敦典堂”等字样,该碑立于2006年3月,碑座有祠堂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等内容。
祠堂门厅两侧肩部各有一道耳门,门额左题“蛟腾”右题“凤起”。整座祠堂开门较多,除正门、耳门外,两侧还有四道边门,便于紧急情况下人员快速疏散。敦典堂前后三进,头门外向由木栅栏围砌,围栏高约三米,底座为青石条,围栏并未砌至祠檐,穿栏要跨一级踏跺。敦典堂的头门并不高大,没有恢宏的气势,但威仪不输。两扇头门的榫卯,稳稳地安在基座之上。门空悬一米多高,小孩可从门下空档自由出入,成人弓身方能通行。祠堂大门上厚重的铁质门环,在岁月的淘洗中越发显得斑驳。大门上槛四颗突凸的户对格外醒目,户对为八棱形状,并饰以图案。在古代据说户对数量的多寡体现等级的高低,一般为两颗,等级较高的才装有四颗。绿底黑字的“陈氏宗祠”匾额,高高悬于门额之上,门两侧书有一联:“皇家土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敦典堂的雕刻设计巧夺天工,刀法细致灵巧,技艺炉火纯青,祠堂门口抱鼓石的雕刻最具典型,可谓镇祠之宝。石鼓鼓面并无纹饰,正如两面青色的石镜。底座和鼓托则以浅浮雕的形式雕刻。倒立的石狮承托于石鼓下首,石鼓、石狮两者浑然一体。石狮作戏球状,形象逼真,意趣横生。左门石鼓鼓托的正面,雕有马匹四只,隐喻“马报平安”。三马其一单蹄跪地,另一马悚然回首,前腿勾悬于半空,还有一匹备鞍的马儿蓄势待发,有趣的是那顽皮的小马驹着地戏耍,憨态可掬。鼓托的背面,雕有喜鹊和三只羊,寓意“三阳开泰”;右门石鼓鼓托正面雕有一树,树下有马四匹,四匹马形态各异,有埋头嚼食的,有碎步慢行的,有奋蹄疾驰的,还有摇头摆尾的,取“马到功成”之意。鼓托背面雕有仙鹤三只,其一引颈振翅待飞,另两只对着祥云相向而飞。石鼓底座两面雕有凤凰、麒麟,左向底座正侧面雕有鹿、桃树,寓意“禄寿”:右向底座正侧面雕有松树、仙鹤,有“松鹤延年”之意。门左墙面刻有喜鹊、豹子,门右墙上雕有凤凰、喜鹊和豹子,寓意“喜报”。物必饰图,图必有意,博大精深的徽州雕刻无所不在,寓意无所不在。敦典堂抱鼓石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要知道在古代“三雕”中,石雕在原料开采、运输加工、雕刻打磨等方面,相对而言难度最大。敦典堂抱鼓石的雕刻涵盖了诸多美好寓意,真切地反映了磻溪陈氏先人的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及理想追求,它是徽州礼制文化与徽州人的审美情趣完美结合的产物。
敦典堂整体建筑由门楼、戏台、廊庑、天井、享堂、寝堂组成,总建筑面积约340平方米。其中戏台、天井及廊庑面积170平方米,戏台86.2平方米。该祠原设有观戏楼,后意外遭雷击被毁。民国时期曾对此进行修葺,仅建了廊庑,至今祠堂右侧中间靠壁的木柱上部,还残留着当年雷公震怒的印迹。敦典堂的柱础形式多样,有方形、圆瓜形、圆鼓形。方形柱础无纹饰,方方正正,古朴典雅。圆瓜形、圆鼓形柱础顶、肚、腰、脚分明,础肚施以简易条纹,似有明代的印迹。这些柱础的设计均为浅基明础,据说这种做法能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
古徽州旧时戏剧演出的场所多在祠堂,而与戏剧演出相适应的是古戏台。敦典堂规模虽小,名气却大,人们不远千里来寻的理由,就为一观祠堂中精美的古戏台。敦典堂古戏台设在祠堂前进的后半部,面向享堂,戏台宽盈10米,深约8米。戏台底层以活动短柱支撑台枋,枋上覆以台板,为可拆卸活动式戏台。戏台与祠堂的前进原为一体,不唱戏时是门厅,安上台板就是戏台,祠堂的柱子就是戏台的台柱。平时大门紧闭,村内如遇重大活动,需要开启祠堂正门,可随时拆去台板,以便通行,这种构造可谓匠心独具。二层前台为演出区,前沿台柱有联:“车骑凭步走走遍了四海九州,人物借身装装出来千形万状。”中间台柱有联:“子鉴史中半假半真局势,在笙歌里大开大合文章。”太师壁两侧堂柱联云:“装谁像谁谁装谁就像谁,看我非我我看我也非我。”台前正堂上方悬有镏金匾额“一曲升平”,有载歌载舞、祈祝祥和太平之意。观台正中天花顶部设有穹形藻井,井口内圆外方,藻井外向四角刻有精关的蝙蝠纹饰,井壁上的封板完好。藻井分上、中、下三层,剖面呈倒置的喇叭形,束腰,28根S形井筋,层层里收,直至顶部,顶部中央雕有莲花状的垂头,据说这样的设计,符合声学原理,音韵效果真切。此藻井据说是祁门古戏台中保存最为完整的藻井,不但构件无损,且当年涂饰的色彩依然鲜艳如初。戏台前部设有雕刻栏板,既有美饰的功效,亦能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后台两侧各设一厢室,为乐队伴奏区。天井两侧设两层看台,便于人们观戏。敦典堂整个戏台布局紧凑、朴素、简洁而又富有变化,戏台小巧灵活而又不失工整,堪称古戏台建筑之典范。除此之外,一些精致的木雕布满其间,祠檐斗拱相叠,梁枋雕刻精细,图案精美,方寸之间尽显世间百态。明间额枋上刻有“五蝠捧寿”图案,两旁有彩画衬托,柱身饰以黑漆,隔扇、月梁、雀替以朱漆敷面。柱头、斜撑、雀替、梁柁、平盘斗、柱础,或浮雕,或镂雕,浮镂相济,表现神仙人物、龙狮动物,以如意菱纹相应,寓意吉祥。这些雕刻考究,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每个细部均透着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
敦典堂古戏台背面的木板上有一用毛笔草绘的灵位牌,牌上刻有“陶文炳灵位”字样。村人说这灵位牌有来历有讲究,这陶文炳乃敦典堂古戏台“破台”的戏主。“破台”之意,就是新建或翻新戏台的首次演出。破台也叫祭台,有“文破”和“暗破”之分,不破台对主演不利。古人崇尚迷信,认为戏台久而不用,煞气很重,在演戏前要先演“破台戏”。“破台”被看作危险之举,也是神秘之法。破台仪式多在夜间举行,避免外人观看。为纪念陶文炳这位先师先导,为除煞驱邪,盼佑村民及戏班艺人平安吉祥,也为演出赢得好的彩头,凡到敦典堂来演出的戏班,在剧目开演之前,均要虔诚地跪在陶文炳的灵位之前,焚香三炷,许愿祭拜,以期平安。
敦典堂的中进是享堂,也是村民议事之所。凡逢年过节,族人集聚于此,商议族中大事。正厅堂柱粗硕,厅堂相对空旷,显得庄重肃穆。享堂前沿堂柱题有楹联一副: “树本根根深叶茂裔继承一脉,水有源源远流长大祖轶公传。”中间堂壁联云:“祖功家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联意阐述了磻村的历史渊源,同时也对子孙后代寄予了美好祝愿。享堂前方设有天井,有“四水归堂"和“聚集钱财”之意。祠堂四檐的雨水汇聚中央的天井,再由天井中的下水道排向祠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设计排水沟时,工匠们处心积虑地将排水沟边沿向下削去直角,沟中设置石板,演出时可用木板将天井的沟密实地盖住,这样天井就成了观众席。水沟盖上木板,可以有效防止观众失足踩进沟里,免受伤害。天井以长条石铺砌,中间为青石甬道,平整光洁的通道,连接着古戏台和享堂。享堂有数扇隔门,隔门雕饰考究。由享堂两侧可进入寝堂,寝堂是为供奉陈氏宗族列祖列宗之牌位所用。旧时烛火常明,香烟缭绕,为陈姓祭祖之地。
除敦典堂外,磻村还有一座陈氏宗祠,就是嘉会堂。该祠位处村中上首,坐东朝西,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为陈氏次五公所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 重又扩建。宗谱次五公像赞诗日:“温温恭人,唯德是亲。雁行伯仲,孝友同敦。新宅托足,乔迁磻村。析分祀事,祖庙各兴。”嘉会堂门额“颍川世家”四字记载着磻村陈氏的源由。古称颍川在今河南禹州市,黄帝出生之地,夏禹建都之所,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颍川世家以示磻村陈氏远祖轶公,从河南迁徙而来。祠堂边门东西相对而开,西向门额题款“清源”,东边门头书额“正本”。祠堂原为三进三开间,现中进享堂已毁,仅存前进古戏台及后进寝堂部分,原享堂和天井处的柱础、柱顶石等构件摆放依旧。次五公的谱像供在寝堂之上,寝堂的横梁上悬有蓝底黑字的匾额,匾上书有“祖德弥彰”四字。嘉会堂占地面积505平方米,由门厅、戏台、前后天井、耳门、享堂、寝堂等组成。祠堂整个地坪,除天井和阶沿为石地坪外,其余大部分为方砖地坪或大地板。主门从南面入内,前檐柱外用砖墙封护,大门设在檐柱中列封护砖墙上,并有水磨砖及青石门框,设门楼。从大门进入即为戏台部分,即门厅部分。古戏台部分通面阔10.3米,进深7.63 米,按照徽州传统古戏台做法布设。戏台的台柱除借用祠堂本身结构主柱外,根据台面设置需要,另设有短柱,以支撑台板,为可拆活动式戏台。戏台藻井至今完好,层层向内收敛,然后猛地向外翻卷。戏台正堂前悬有匾额,上有“古韵新声”四字。戏台前柱有联:再把古往今来从新说起,又将悲欢离合叙诉从头。戏台堂柱联云:“台上六七人雄兵千百万,出门三四步行走满天下。”这些楹联对仗工整,用字讲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境。同敦典堂一样,嘉会堂的雕刻也非同寻常,硕大的梁上被巧匠饰以豪华的雕琢,天官赐福、刀马人物等图案,巧妙地镌嵌于几尺木楹之间。
在徽州,纯粹独立的戏台建筑并不多见,基本上是作为其他建筑的附属部分而存在,同祁门所有的古戏台一样,敦典堂古戏台、嘉会堂古戏台与陈氏宗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巧妙地设置在祠堂前部,同祠堂大门紧密相连,与享堂相对,这是祁门古戏台有别于其他地区古戏台的典型特征之一。这种组合形式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和深刻含义,它充分体现在古代祁门,戏台作为种演出场所,不仅有娱乐功能,更有教化功能和宗族倾向:通过祠堂戏剧活动,强化族内沟通联系,增强宗族成员的同源意识,更好地维系宗族的血脉关系。古时,徽州人讲究忠孝节义,注重尊祖敬上,在祠堂里演戏时打开享堂的隔门,可以让祖宗牌位正对着戏台演出区域,村民可以与祖宗一道看戏,同悲同喜,同愁同慨;与此同时,也能充分体现宗族的传统和威严。祠堂是古代宗族执法的场所,对触犯村规民约的族人,肉体上的拷打难服人心,不如罚戏奏效。处罚犯规之人出资请戏班子在祖宗祠堂内演戏,既达到了惩治不义之徒的目的,又现场教育了全村的人们,活生生的例子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这不啻为一种既文明又巧妙的法子。
据专家考究,敦典堂、嘉会堂古建筑含有丰富的赣文化元素,有着典型的地方特色。古朴典雅的敦典堂、嘉会堂古戏台极富地域特点,它以“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而被世人所瞩目。据推测,其主要缘由是,因祁门西部闪里一带毗邻江西景德镇,景德镇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在历史上长期隶属于浮梁县管辖,被誉为“世界瓷都之源”的浮梁县文化底蕴深厚,而敦典堂、嘉会堂所在的磻村,正好与景德镇浮梁严台接壤,是徽文化与赣文化的接合部。历史上祁门、浮梁两县地域相近,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加之祁西竹源陈氏由浮梁迁居而来,磻溪陈氏先祖从江西带来一种 “饶河调”的戏在坑口一带扎下根来,逐步演变成为祁门采茶戏,此戏被载入国家戏剧典册。坑口磻村一带民间演剧之盛,戏台应运而生。乐了唱戏,悲了也唱戏,多少波澜壮阔、哀婉缠绵、忠孝节义的故事,都在祠堂古戏台上演绎开来。由此可见,敦典堂、嘉会堂是徽文化与赣文化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交融的产物,具有十分突出的文化研究价值。
戏台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敦典堂、嘉会堂为磻村村民提供了供奉祖宗、祭祀先人之地,也为宗族议事提供了最佳处所,同时祠堂中的古戏台也为村民提供了绝佳的演出舞台。除邀请外地戏班来村演出以外,农闲时节村中的戏班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唱古戏、打锣鼓、拉胡琴,自编自导,从正月初一直闹到二月尾,演出的剧目有《打莲蓬》《乌金记》《女驸马》《荞麦记》《凤迎殇》《大进宫》《二进宫》等,锣鼓喧天,丝竹盈耳,四邻八村慕名而至,好不热闹。每年正月初,村中举办“接菩萨、祭祖宗、祈瑞福”活动,村民相约在祠堂前院的广场上耍金龙,接福纳祥,恭祝新春。农历七月初一是磻村的拨路节,节日期间村民自发开展义务劳动,主动砍除路边杂草,清理垃圾,确保村庄整洁。同时,祈祷即将到来的繁忙秋季,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些良好的风俗和民情,受到了根深蒂固的“崇先敬祖”观念的影响,同时与磻村陈氏宗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脉脉相通,更与宗祠戏台的“礼乐”教化息息相关。宗祠文化充分展现了家族的魅力,体现家族的精神。宗族团结的力量,更是新时期磻村人民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