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庆堂
彭龙村是祁门县历史文化名村,现隶属历口镇。彭龙建村于宋代,从前,祁门西乡流传着一句民谚:“一文堂、二渚口、三彭龙、四历口”,说的是祁门西乡各村的繁盛程度,由此可见彭龙村在祁门西乡一带的地位和声名。
《文溪汪氏族谱》记载,彭龙汪氏出自越国公汪华第七子爽之后,“爽生处贵,处贵生大玄,大玄生仁恭,仁恭生景瑞,景瑞自歙之黄墩迁居古黟之赤山。大历丙午(766年) 拆镇建邑,雅公迁井亭,历五世名倚者又迁文溪,则倚公者乃是文溪始迁之祖也。”
据说,倚公于宋初从祁门县城井亭迁居,先是在今彭龙村上游东北面的一个地方落脚。一天夜里,夜深人静,忽见来龙山森森古木中幽光闪烁,于是便来此伐木建村,聚族而居。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取村名“文溪彭龙”,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舍“文溪”而称“彭龙”。至于彭龙如何得名,说法有二:一是说彭龙由“平垄”二字演变而来,意指群山间的一块平畴;二是相传先前村后的来龙山古木森森,时见幽光闪烁,村人疑有神龙出没,故称“彭龙”。又因原先彭龙村口有两株高大挺拔的银杏树,枝繁叶茂,翠盖如云,而村中人多姓汪,故村子又有“白果树下汪家”之称。可惜墈上的一株银杏树,“文革”时期惨遭焚毁。
彭龙村山环水绕,景色秀丽,村坐北朝南, 村后有来龙山,村前有龙溪、文溪河二水环绕。文溪河源自历山,至彭龙与龙溪、 塘溪汇合,形成双带秀水的格局。村子四面临山,历山分脉在村前突起成峰,名叫“古铜峰”,与另一边的朝山形成二峰对峙的格局,突起之石岩如同石门,形成天然水口。
如今彭龙村有400多户人家,千余人口。村中原先建有9座祠堂,即汪姓宗祠光庆堂和绍政堂、起俊堂、敦复堂、承庆堂、彦兴堂、懋德堂、敬典堂7座支祠,此外还有一座叶姓祠堂。除敦复堂、懋德堂、叶姓祠堂被毁坏拆除外,其余6座祠堂至今仍存,彭龙村是祁门全县所有村子中现有祠堂最多的村子。其中光庆堂与彦兴堂于2012年被列为黄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龙村现存祠堂中,保护最好、最有名气的便是光庆堂。前往光庆堂,要依次经过彦兴堂与敬典堂。彦兴堂位于村口路旁,临河而建,门匾上书“进士及第”四个大字,意在旌表乡进士村人汪宗顺。彦兴堂是座支祠,规模较小,只有一进天井和二进的享堂部分。
敬典堂端居村中心,规模不大,占地仅有200多平方米,但建筑设计却非常精致,是彭龙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历代进行科举盛典、节日庆典或重大议事的地方。
明永乐年间,村人汪宗顺乡试中举,为光宗耀祖,村人将敬典堂的前门修建成牌楼式建筑---“世美坊”。坊顶正中为“双凤高飞”的雕空花砖,四面翘角为鳌鱼,正中大楷直书“科贡第”三字,下中楷横书“壬午进士汪宗顺”。牌坊正中开长方高阔门洞,门联曰“礼乐衣冠第,诗书道义家”。牌坊背面正中大楷直书“世美坊”。下面分别横书“本邑学政汪应星,永乐壬午举人历任赣州同知汪宗顺,贡生任四川峨眉知县汪以暹,拔贡生任湖广新化知县汪用楫”诸公学历和官衔。四面用“双龙戏珠、麒麟朝阳,鲤跃龙门,双凤朝阳”砖雕相嵌。原先上面还有“恩荣”二字竖匾及上层部分,皆被毁不存。右边墙上还留存有“大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重修”“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和“公元一九九一年仲冬复修”的文字,可见历代村人对世美坊的爱护与重视。
敬典堂分为两进,前进与世美坊相连为天池,占地约36平方米。正堂占地42平方米,堂壁大书“敬典”匾额,显得威严,后门建圆形洞门,上嵌“南山毓秀”,楹联曰“敬德常存真性学,典型尤见大规模”,联嵌“敬典”二字堂名。
据村中老人介绍,敬典堂所在的地方,原先是村中的叶氏宗祠。很久以前,彭龙村不是单一的汪姓村,村中原先还居住着叶姓人家,并建有叶氏宗祠。传说彭龙村的地形为渔网状,因叶落在网中被黏住了,故人丁不旺,叶姓人家果然不发。而汪字有三点水,水能克火,越发越旺,彭龙村果然发达为祁门西乡一带的大村。村中的叶氏家族衰败后举家外迁,于是整个彭龙村就成了纯粹的汪姓村。而叶氏宗祠也只能无奈地卖给了汪姓,由汪家代为管护。清代顺治、康熙年间,倚公的十四世孙汪应星将叶氏宗祠拆除,并在此地新建起了敬典堂。
过世美坊,穿圆洞门,前行数十米,便是彭龙汪姓祖祠光庆堂。汪氏自宋代从祁门县城井亭迁居彭龙,康熙八年(1669年)始建光庆堂,迄今已有300多年, 历经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1982年等数次维修,至今巍然统立。柯堂为三进式徽派建筑。梁柱均为硕大的优质木材,结构粗放,却工艺高超,足以显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祠堂背依来龙山脉正穴,面朝东南朝山古铜峰。全祠总共有122根柱,占地800多平方米,分为三进,即仪门、享堂和寝堂。堂基前低后高,正堂相隔数米各设一级石阶,大青石板铺地,长达5.9米、宽0.8米,一直延伸至后堂,连升三级,暗含步步高升之意。
祠门前进有木栅栏,仪门上高悬红底贴金的“汪氏宗祠”门匾,门联上书:“功名越国家声远,里处文溪世泽长”,显得威严肃敬。门旁石鼓,质地坚凝,工艺精美。石鼓下方刻有“八马八鹿”和“鹤鹿归松”图案。石鼓高1.08米、宽1.1米,正面刻有“麒麟解豸”和“喜鹊啄梅”图案,背面刻有马、仙鹤、柳树、庭院、鲫鱼、水草、蛇等图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其中图中柳树的柳丝如线,柳叶随风摇曳;八骏马姿态各异,有立、有卧,有蹲,有伏、有相抱的,神态生动,形象逼真。整个祠堂石雕、木雕图案名目繁多,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和艺术价值。全祠用细磨青石铺设地面,四季整洁雅观。
过高阔祠门,便是正方形的宽大天井,长、宽各8米。正中通道宽广,分两泮池于左右,上下走廊宽敞,各辟腰门以利行人进出。过天井通道和左右两侧小门,便到享堂。这里是举行春秋祭祀和婚丧大礼的场所,约占全祠面积的二分之一。正堂之上高悬“光庆堂”堂匾。左右堂柱原配有固定楹联:“一堂霭吉光前烈,百世贞祥庆后昆。”以蜂腰格将祠名“光庆”二字镶嵌其中。而现在常年所挂楹联有“龙游彭龙龙归大海掀巨浪,溪汇文溪溪聚长江涌洪涛”。楹联“溯王爵华公当隋末振起义师吴墟免六州子姓锋镝扼苦护国卫民昭然与日月光辉同永照,谱始迁倚祖在宋季肇基吉宅文溪厥万代支派蕃衍联绵水源木本卓著并天地瑞气共争长。”楹联“越国华公保障六州伟业丰功光史册,文溪倚祖延绵万世秋尝春礿庆宗馨(礿,春祭名,春祭宜用俘虏作为人牲,礿祭是古代君王具有的祭礼。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楹联“保六州封越国威名显著万民歌颂典范永垂千古,蕃一脉尊宗祖瓜瓞连绵千村庙祠德泽长存万年”。正堂左右摆梁之上挂“纯嘏天赐”嘉昌公百岁匾,“报本心诚”树仁公匾,“达尊有二”有源公匾,“风追征武”有仁公匾,前摆梁高挂“义洽此闾”元琳公匾……功名、贞节、寿庆匾点缀全祠,给后代子孙以鼓励。正堂4根最大堂柱上的莲花托圈围达2.26米,工艺精湛,令人惊叹。
由享堂两侧进入寝堂,连升两级,高设寝座供以历代祖先神主,前上方辟长方形天井增强光照,下筑天池,中通行道分两天池于左右,寝堂后部神座长6.1米、宽1.08米,供奉着历代祖先神位。神座之上悬挂红底金字的“尊祖敬宗”木匾,座柱楹联书曰:“宇巍峨春祀秋尝崇祖礼,支蕃衍左昭右穆序宗伦。”边柱楹联上书:“家世龙溪之制诰,文章燕翼有春秋。”
《文溪汪氏族谱·光庆堂神主记》载:
“倚公卜迁文溪,其始居村之上游,至今册名曰文溪。基地临溪有石桥,曰龙溪桥,上下出入之路由焉。厥后徒居此地,榨尖居左,周峰居右,小溪之水环绕其居,大溪之水自远而近,包锁外阳,雍雍乎称乐土矣。”
“自倚公至十四世孙讳应瑞、应星分建祖祠,应瑞立懋德,应星立敬典,康熙八年(1669年)又共立光庆祠,较二祠规模扩大,虽未立神主,而寝堂座位,宛有成规,是先人预为之备也。迨今懋德神主残缺失次,而敬典神主粉壁又多剥落,矧其地狭隘,难为扫除净洁,甚非所以妥先灵也,爰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合族商议,敬将二祠神主请入光庆祠……”
由此可知,倚公初迁文溪,在今彭龙村的上游;其第十四世孙汪应瑞建懋德祠,汪应星建敬典祠,后又共立光庆祠,并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 年)将祖宗神位请入光庆堂。新中国成立后,光庆堂一度辟为粮站,祠堂部分建筑被拆毁,后粮站搬迁,经重新修整,才得以恢复。
据介绍,光庆堂与其他祠堂相比,有几个特别之处:一是敬典、光庆两座祠堂连成一体,同一条中轴线,且从敬典祠的后墙凿一个小圆门, 穿越小圆门后进入光庆堂,甚是少见;二是光庆堂的一进、二进地面上有三块巨大的青石板,可以摆放一张八仙桌;三是祠堂的享堂正中和一进天井的两个天池中的石板下面分别有三口井。
光庆堂右侧,原先配建文会馆,是村中文人集会的场所。其堂柱有楹联:“孝友为一家政事,诗书起万里风云”,边柱有楹联:“酒从梅香梅花早开梅岭,门迎文驾文星集照文溪”,表达了彭龙先人对子孙后代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
彭龙村古时有私塾七八所和文会馆,而且都是建在风水好的地方。孩子们上学时,书声琅琅,悦耳动听。每年正月开学前,由塾师选择吉日,学童各带香纸、红烛、爆竹,鸣炮,燃烛,化纸,**“大圣先师孔子之位”。正是由于重视教育,崇尚诗文,学风昌盛,故彭龙村历代名人辈出,先后出过一个举人两名贡生。汪应星,元代人,任本县教谕。汪宗顺,字彦仁,号淡斋,明永乐元年(1403年)乡试夺魁(解元),授河南杞县教谕,升本县知县,后任赣州同知。以资质超凡,博学德高,为时楷模。汪以暹,宗顺孙,明景泰年间(1450-1457年)贡生(岁贡),官至四川峨眉知县。汪用楫,明正统年间(1436- 1449年) 拔贡生,历官湖广新化县知县。汪良梦,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诸生,堪舆理论家,有《珠行经》传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彭龙村汪惟英次子汪自牧,从南京私立中学毕业回乡,矢志振兴家乡教育,借用白果树旁建文学校校舍,自筹资金兴办彭龙村第一所小学---私立彭龙村小学,开启了该村新式教育模式。
彭龙村祠堂,过去一般不办红事 (喜事),只有大户人家结婚嫁女才能在光庆堂操办。丧事(又称白事、素事)在支祠办,遗体放在支祠,请和尚做三天三夜法事,有的做七天七夜。逝去的人的牌位放在光庆堂,仅限于有钱有势有功名的人。这些人死后,遗体可以在光庆堂放三天三夜,可以“点主”。据说用朱砂点主时,逝者即离开此处了。用一只猪、一只羊供三天三夜,称为摆祭,摆祭时才貌双全的男性礼生八人敲锣打鼓,司仪读着祭文,礼生后面跟着儿孙、金童玉女。
彭龙汪氏很注重春、秋对先祖的祭祀。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一年始,是播种的季节,祭祀先祖就是希望祖先保佑族人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祭祀祖先不仅仅是一种报答,而且是向祖先汇报收成情况,也好让祖先分享丰收的喜悦。彭龙汪氏的祭祀活动丰富多彩,重要的有春节祀、龙神祭和汪华祀等。
春节期间,即从大年初一到正月二十,彭龙村的祭祀活动很多。其中每年的大年初一、初七和十五都举行较大的祭祀活动。大年正月初一,彭龙素有开门出行之风,先是鸣炮口喊“开门大吉,出门大利”,以图吉利,并继续放炮焚纸,**天地门神、香火灶神后再开后门。开门过后手提香纸、爆竹、灯笼,沿途鸣放至各支祠向祖先拜年(腊月二十四各支祠天亮接祖先牌位),继续到宗祠向全村祖先拜年,乐人吹奏,锣鼓喧天,沿途遇庙焚香化纸**,一路水陆灯笼之光交相辉映,宛如一条彩龙蜿蜒起伏。至仁忠殿鸣钟击鼓,向越国公塑像祝福。只有等光庆堂开过大门后,汪氏支族各家才可以开自家大门。初七日,称上七,又称人生日。这天黎明前,各支祠每户必备斋饭、香纸,至支祠齐送祖。早饭后,各家晚辈须到各家祖坟上供。这天各支祠由上七会组织,会有田产来源每年由轮流的经营人早备子茶、糕点,晚上鸣炮发灯,舞龙庆祝。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会餐,上祖坟,晚上各户鸣炮发灯,村子舞龙灯以表庆贺。
龙神祭就是接龙神,是古代彭龙汪氏开展的重大祭祀活动。时间在正月,不是每年都举行,只是族内人丁不旺或有其他不祥之事发生,才于正月初决定何时举行这种盛大活动。接龙神只有大户才可以做,小户由于财力不够、人丁少无法办这样的大型活动。彭龙汪氏接龙神可以称得上是盛况空前。各支族男丁担任不同角色,八甲扮演青龙,中份、上份扮演白龙,从这可以看出,扮演青龙角色的八甲人丁很旺。舞龙头的人要有技术、有力量。接龙神时,全村人都去,赶一头活猪从光庆堂的后面笔直上来龙山,约有五公里至山顶上祭神。人们还要辟一条好走的山路,让人顺利通过。参加活动的男丁们都要穿着新衣服。到下午五六点回光庆堂,一路上让猪号叫着,一直叫到光庆堂。光庆堂正堂后面墙下有洞,必须让猪笔直地过洞,既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否则将会对那个支族人不利。回到光庆堂,先放鞭炮,再杀猪,将猪血洒遍祠堂,以期得“满堂红”吉兆。一般情况下,猪肉不卖自家人,如果卖掉会对家里不利,自己族人不用,可卖给外人或丢弃。
彭龙人建有仁忠殿,供奉越国公汪华,而且在村中建祠堂,也把汪华放在显要的位置来祭祀。每年正月十八,是越国公汪华诞辰,彭龙汪氏后人有专设的十八会,专门为汪华“过生日”,祝阴寿,举行祭祀活动,唱大戏。十八会有田产,每年由轮流的经管人租谷,备设神座,张灯结彩,陈列祭器。主供品为整猪整羊,也称作“ 胙肉”(祭祀时用的猪羊肉)。由族长主祭,进行大祭庆贺,祭后,由全村各支祠按男性人口分胙肉,负责祭祀事务的人,把事先杀好的一头猪扒开,一只羊放在架子上供祭祀之用,然后把胙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按男丁分祭品,每个男丁一块,称作“分胙”。这是让每个族人都能享受到祖宗的恩泽。晚上各家各户鸣炮发灯,舞龙庆贺,若遇丰收年景,还要演大戏庆贺。
中秋节,彭龙汪氏后人还要接汪公。用架子抬着里面放着做工精巧的汪公和封越国公的皇帝的木偶(高二尺多、宽一尺),去稻田里看看庄稼,尤其要到上坑多看看,这被叫作“游圣”。祭祀当天不杀牲,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汪氏先祖的仁爱之心。
彭龙村汪氏宗族,自明代以来制定了许多乡约村规,以此来治理乡村。目前遗存的大多是勒石乡约,彭龙村现存的碑刻很多,有封山禁赌的,有修路的,有建桥的,也有公堂祠会和祭祀神灵的。有加强乡村教化的十七都里社碑、有禁止乱砍滥伐的大庙碑、有禁止乱堆乱放的堂石碑等。在光庆堂享堂右侧墙上,嵌着1米多高的石碑,碑文为:
“严禁本祠及敬典祠、仁忠殿、关帝庙,毋许堆放物件,祠首场地亦毋得晒谷晒衣及堆树料匠工造作等事。如违,罚戏全部,谨遵。道光十七年(1837年)孟秋 月日公具。”
由此可以说明,彭龙汪氏对祖祠神灵十分敬重。古代徽州人制定的族规村约就要执行,对违规违约之事都要严厉惩罚,而处罚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罚戏是惩治和教化的统一,是徽州人的创举,它不仅仅要达到经济制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族人看大戏,丰富了族人的文化生活,劝导教化了族人,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文溪桥记》石碑立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在村口的古银杏树下,上面记载着彭龙汪氏的历史,《文溪桥记》碑的左边还立着一块禁赌碑, 为光绪十八年(1892年)立,碑文只有一行字“奉宪示加禁。”此碑原在五猖庙右侧,庙毁了以后,彭龙人就将它移请到村口的银杏树下,立在五猖老爷神龛的左边最显赫位置,维续让它发挥警示作用,告诫人们不要赌博。关帝庙靠路的墙中有“禁碑”,对面田野里横躺的石碑是一块立于明代嘉靖五年(1526 年)四月十二日的“徽州府祁门县为申明公约以敦风化事抄录”碑,是由汪氏宗族为主导提出,最后由官府颁布并勒石的,内容就是要申明乡约,以教风化,这是彭龙村中现存最早的一块碑刻。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五月二十八日祁门县正堂立禁碑,是彭龙汪氏为了蓄养水口、保护林木而报请县衙而立的。“示仰该处人等知悉,尔等嗣后毋许窃砍文溪彭龙一带地方荫木以及采取桠梢,如敢违忤,即协同地保扭禀赴县,以况严究,绝不轻贷。”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夏月彭龙汪氏宗族和其他姓的人公立合约所立的奉宪示禁赌博碑等,都是地方宗族与官府联合制定的乡约,对彭龙一带乡村百姓进行规范、约束和严格要求,实施治理。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孟秋月立禁碑,是彭龙汪氏宗族对本宗族祠堂的管理措施。
众多的记事碑刻,内容丰富翔实,反映了古代彭龙村人的良好文化素质和民俗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徽州民间的传统文化现象,为人们研究古代徽州提供了直接的文字依据。彭龙村的许多碑刻,内容大多是乡约。乡约即是乡规民约,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维系乡村稳定。
金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