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锡堂
文堂地处祁西闪里镇北仙寓山麓,东邻历口、正冲,西接港上、沿边,南抵闪里、桃源,北依八一、伦坑。文堂古称横头,又名浑头。宋属仙桂上乡昼锦里,元代改里为都,属二十都。明、清从元所置。文堂现辖上街、下街、后街、中文堂、下文堂、大仓、良溪7个村民小组。民谚“一文堂,二渚口,三彭龙,四历口”,说的便是旧时文堂在祁门西乡的紧要位置和兴旺程度。
文堂依山傍水,村落开阔,文闪河从村前逶迤东去,两岸杨柳依依,古木葱茏。文堂始居者为陈氏,此后虽有杨、蔡、冯、方、江等他姓迁此,但人丁不足陈姓十一。《文堂陈氏宗谱》记载,文堂陈氏乃坑口竹源始祖唐英烈侯彦文公的后裔,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彦文公十四世孙作霖公由竹源沿三溪河溯流而上,一路找寻歇足的宝地,见该地山水灵异,拟择落足之处。文堂的历史渊源说来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说是宋代的某个深秋,作霖公陈坚之孙鹄公在坑口竹源收稻谷时,忽遇狂风顿作,人与稻谷随同竹簟被刮向西北上空,在横头一个叫六谷坦的地方落地,着地时幸好打杵直插入地,鹄公险被摔伤。公曰:“打杵若活,迁此兴矣!”半年之余,打杵果真活了,并散枝扩叶,蹿成一棵小树。鹄公以为天意,遂决定举家迁此而居。从《文堂陈氏宗谱序》来看,历代族谱称始祖各有不同。明代以前以胡公满为一世祖,明嘉靖年间编纂的《陈氏大成宗谱》以寔公为一世祖, 《文堂陈氏宗谱》以轶公为始祖,可祁门陈氏的始迁祖却是轶公的第四代后裔京公,文堂陈氏的始迁祖是轶公的十六代后裔鹄公。祖先肖像图中,鹄公像赞诗曰:“浑都卜宅,肇宋大观。堂构缔造,厚泽遗安。”自鹄公肇基以来,历经大谟、舜臣、文洪、元岳诸公数代经营,室弟日增,子孙繁衍,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大谟公生子伯二(尧臣公)、伯三(舜臣公);文洪公育有两子:魁二(元公)与魁四(岳公)。魁二生仕仁、仕仪、仕信,魁四生仕恭、仕芳、仕庄、仕藻。因子孙分支较多,七大支每支各建一座祠堂,分别是仁和堂、休睦堂、一本堂、光裕堂、敦本堂、四维堂、永锡堂,后陆续建有支祠日新堂、新馨堂、敦宝堂、惊庸堂、本政堂等。历经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淘洗,在“破四旧”和“文革”时,这些祠堂大多被毁,现仅存一本堂、敦本堂、永锡堂和四维堂。
文堂村目前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古祠,便是永锡堂。永锡堂乃仕藻公一脉的古祠,仕藻公(1294-1363年)为二十世祖岳公的幼子,族称贤七公。该祠始建于元末延祐年间(1314- 1320年),成于明初洪武时期(1368-1398年),民国七年(1918年)曾进行过规模整修。该祠初名舍升公祠,后由舍升公(1392- -1437 年)曾孙益厚公三兄弟取名永锡堂。益厚公(1504-1563年),学名厚,字子坤。祠名源自《诗经·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意思是威仪甚盛合时宜,君子德高有孝子,贤孝子孙不匮乏,这些永久赐给你。也就是说孝子的贤孙层出不穷,孝子贤孙会永远赐予你的家族。“锡”同“赐”,以“永锡”为堂号,是希望先祖赐福于后人,永保文堂子孙后代及家族兴旺发达。谱载永锡堂堂名虽源自《诗经》,实则赞誉舍升公其人。《文堂陈氏宗谱》(卷一)有《永锡堂述》,其文曰:
舍升公祠堂成,曾孙钱以其堂名访于锾厚。锾日:“厚何以扁之?”对曰:“其永锡哉!”锾乃复于钱曰:“厚之扁本于《诗》,而实当我舍升公之为人者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类之为言善也。善曷征?曰祚曰胤。派之发于公,才四世而男妇之口将二百余。况厘之以士女,从之以孙子,盖代有之。公之胤,其可量乎?业之垂于公仅一身,而四世之后,不复军民忧,况发之以儒烈,被之以显荣,又有其渐。公之祚,其可量乎?《诗》曰:‘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舍升公之谓矣!”遂定其堂曰“永锡”。厚扬言于众,曰征,善之余也;
善,征之起也。惟其祚、胤之,稽而不知论其世,可乎?粤自迪公迁祁,而陈居四著姓之一,其事遐矣。乃若坚公迁文堂,而舜臣公遂为西陈望。舜臣公之后,如我仕藻公、敦善公、植善公要智,吾陈氏之白眉也。吾闻诸先子舜臣公终身让兄而族始大,仕藻公橐囊最薄而后益裕,敦善公不蹶于敦艮之难,植善公再造于孤愤之余,无非善之庇耳。然则善之在我先世,其施大矣,其种远矣,其地沃矣。无种子,地力固无所用;无其地,种子虽美,亦安能施于后乎?旨哉,诗人之言也!将永锡之告而必先之以孝子之思。有公之孝然后可以广公之锡,公赴京而子孙之虑也。修谱而垂之跋,恳恳以嗣考之,恩叙伦之义,绳祖之显似后人而使之深念焉,其孝可谓不匮矣!入其祠而挹其风,登其堂而式其志。公之派若而人有不在收睦之申者,则曰我公修谱之意何如而可如是也。于是有晏子之推恩者,惟公所锡矣。忘其亲而甘为悖德不才者,则曰我公追事友松公之意何如而可如是也。于是有颍考叔之育人者,惟公所锡矣。治儒而不力,则曰我公欲似后人之意何如而可如是也。于是有范尧夫之起于墨帷者,惟公所锡矣。随其孝而有思,随其思而有锡,公之善其可量乎?故曰:“有公之孝,然后可以广公之锡。”罔孝之似而但锡之晞,是舍吾地而求种之硕也,吾岂知之乎?
舍升公三世孙厚子坤识
从《永锡堂述》中可知永锡祠堂号征名的经历,同时也彰显了陈氏先祖的贤达事迹和道德风范,以及宗族兴旺发达的缘由。
永锡堂背倚青山,面临溪水,山青水长,古祠独占了绝佳的风水宝地。该祠坐西朝东稍偏,整座祠堂规模宏大,占地2000多平方米,仅门口前院达400平方米。外观整个建筑山墙错落,脊线纵横,屋檐高挑,四角飞檐。祠堂外埕开阔,由三米多高的院墙围护,墙面书有“孝悌忠信”和“礼义廉耻”等字。南北向有圆形拱门相通,高高的门额上书有“知难”“行易”。穿门而入,院前留有照壁,按古代风水学说来讲,照壁可使祠堂建筑的“气”留住,聚而不散。祠堂为三进五开间,有前后天井,建筑通面阔19.6米,通进深52.6米,占地面积1031平方米。祠堂有门三扇,均一致朝东向而开,中间为正门,门楼高矗。两厢为边门,边门明显低于正门。正门依中轴而设,以往正门只在重大节庆日才开启,平时只走边门进出,即所谓“大开中门”。头门外一条石板甬道连接古巷南北,外向由三道木栅栏围筑。围栏高约三米,穿栏要跨三级踏跺,两边砌有垂带,踏跺用长条石垒筑。正门威仪高大,旧时刻有楹联:“颍川分世族,礼义振家风。”如今大门挂有“钟鸣鼎食公侯第,理学名儒翰墨家”木制对联。从楹联的字义可见陈氏家族的煊赫和人文兴盛。永锡堂正门两边立有一对汉白玉石鼓,石鼓以高浮雕手法雕饰。正面雕“双狮戏球图”,背面刻有硕大的宝石花,象征吉祥、如意。鼓托的两面是怒目圆睁的獬豸和舒卷的祥云。獬豸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象征着威严和清正。“祥云托鼓”意味鼓声大震,家族名声显赫。石鼓底座正面雕刻貔貅,背面是如意壶门。侧向雕有骏马、喜鹊和铜钱,喜鹊绕飞于马前,马背之上驮有一瓶,瓶中插戟三杆,马蹄之下置铜钱一枚。
因“戟”与“级”谐音,寓意“马上有喜,平升三级,升官发财”。即“马上平生三级”。正门两侧墙面亦雕有如意壶门。曾有客商意欲出高价收购石鼓,但陈氏族人不为金钱所动,断然拒绝。关于石鼓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相传石台源头出了个李承宜布政使,得知家乡修谱建祠,便找人打造了一对汉白玉石鼓,叫部下送到源头,部下未曾听清,将源头误为浑头(文堂旧称),匆忙将此物送到浑头便丢了下来,阴
差阳错间便有了今日永锡堂的汉白玉石鼓;另一说是明代婺源在京为官的一陈姓官员,与文堂陈氏沾亲带故,永锡堂重修时正值奸佞严嵩家被抄,汉白玉石鼓被当作礼物送达文堂。
进入祠内,感觉异常开阔,天井宽大,与左右两厢围合成一个宽大的天井院,属徽州传统建筑“四水归堂”做法。天井中间通道以长条石横竖间杂铺砌,通向厅前月台,连接着前进和享堂。据老辈人说,往日永锡堂正厅高悬匾额一块,匾额宽大,上书“五经凑续”四个大字,据说这是皇帝的御笔亲书。不用说族人见此毕恭毕敬,就连知县、知府大人到此也不敢造次。享堂前柱有联:“集七祠之礼乐衣冠敦宗敬祖,会一族之父兄子弟讲义明伦。”享堂中柱楹联曰:“分支竹源流芳远,派起文溪世泽长。”太师壁两侧堂柱联云:“派衍九门自大观三载以来发祚开基万世衣冠勿替,祭期四日由隆庆六年而后循规蹈矩千秋约法常存。”这些楹联不仅对仗工整,格律严谨,文辞优美,用字考究,而且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它们无声地讲述了文堂的历史渊源和曾经的辉煌荣耀,同时也对子孙后代寄予了厚望和良好的祝愿。正厅前设一几案, 用于祭祀时放置祭品。太师壁上供奉列祖列宗神位,始祖居中,其他依昭穆之序左右排列。左侧有厢房一间,为储藏祭器之用。由享堂两侧可进入后进的寝堂,这是祠堂最为神圣的所在。永锡祠的寝堂为两层,上层为阁楼,用于储藏村规族谱和公物,西边有木梯可上二楼。寝堂下层前部设有长方形的浅池,有聚财之意。左右堂壁挂有先祖的画像,堂柱有联:“百里春风回朝山,一轮明月照永锡。”寝堂龛座之上,供奉着先祖的牌位,按世系顺序排列,让后人顶礼膜拜,四时祭祀,奉为楷模。
永锡堂梁柱粗壮巨硕,雕饰简洁而粗犷,属于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柱上架梁,下有承拱,采用抬梁结构,粗大的圆木加上多层的斗拱,高高地托起飞檐翘角的屋顶,“减柱造”工艺不仅让厅堂宽敞明亮,也使整个建筑更显威严肃穆,置身其中,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邻近天井的中厅前方两边天花板采用轩顶(砖砌卷棚),这在徽州古祠堂中甚为罕见。祠堂的堂柱多为槠木,据说此类树种材质坚固,能防潮且难以腐烂。古徽州建筑有“上屋千年松”之说,永锡堂的横梁、中梁、摆梁则多为杉木和松木,中厅两边横梁的两端雕饰成小象头部,神形逼真,憨态可掬,因象与相谐音,故有“封侯拜相”之意。永锡祠的柱础均为浅基明础,柱础相对单一,多为圆鼓形,无纹饰,中有束腰,础顶、础腰、础脚分明,多呈八棱形。靠壁或墙面的柱础,则根据承重的需要和相关力学原理,特意留有棱角,并非简单统一雕成八棱形。
祠堂是族人祭祖、议事、调解纠纷、规范礼制以及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如今所见的永锡堂是近年村民勠力同心修缮的结果。说起永锡堂的修缮,有两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祖惠先生和陈小民。家族兴,宗祠旺;家族衰,宗祠破。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历史变迁,世事变化,永锡堂一度疏于管理,屋坍墙倒,牌匾毀损,祠内杂草丛生,满目荒凉。陈祖惠心急如焚,寝食难安。眼瞅宗祠四向屋漏梁折,瓦砾成堆,鸡豕出没,叹惋之余他痛下决心,要在有生之年为家乡和村民做点实事。世治则百废俱兴,千禧之年,正值从教三十多年的祖惠先生退休,他放下教鞭便投入了祠堂复修工作。无钱无资源,有的只是热心和信心。祖惠先生与村里几位热心人士一道,多方奔走,他动员远在成都、西安的亲戚为祠堂募捐。六旬老人腰系柴刀肩扛斧头,带头进山砍伐木料。他的虔诚终于感化了村民,大家统一了思想,意识到这是责任和义务,作壁上观的人自然少了,大家主动出谋献策,纷纷解囊相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历时六载,2007年秋祠堂修缮完毕,几近坍塌的永锡堂又恢复了当年的古貌。宗祠华堂落成,祖惠先生仍没闲着,他又牵头组织宗谱续修和中断六十多年的祭祀活动。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早在民国十七年(1928 年)祖惠的爷爷陈郊曾主修过《文堂陈氏宗谱》。为确保谱牒质量,村里专聘两位谱师常住村中,好吃好喝待着。印制前先捡字排版,然后涂墨用宣纸印刷,再用棉线装订成册,两个人操作,每天只能印刷五个版面,印制的宗谱字迹清晰,经久不褪。古老的木制活字印刷术,让人感到时光倒溯千年,以这样的方式修出的家谱质量自然可靠。村民谱兹、安兴、贵久、小民等人熟悉村史,他们同祖惠老人一般热心,积极参与祠堂修缮、续谱、祭祀等各项活动,成为骨干力量。陈小民还义务当起了业余导游,向游人介绍文堂辉煌过往和祖辈先人的逸闻趣事。如今永锡堂边门两侧墙面镶嵌有功德碑和宗祠修复记,详细地记录了永锡祠修复的经过。
人说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无声的音乐,是美妙的诗篇,而丰富的建筑语言又来源于文化的积淀和蕴藏。文堂的祠堂、牌坊等建筑,精确地反映了古村良好的精神风貌及和谐村风。永锡祠百米之处便是四维堂,堂名取自《管子·牧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非常重视礼义伦理在治国安民中的作用,他将礼、义、廉、耻四种道德看作治国安邦的四纲,故名四维。“四维”之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古村文堂崇尚道德礼义,文堂四维堂的取名,寄托了陈氏先人谆谆教诲和良好的祝愿,诠释了一座古老村庄的精神追求和行为风范。宗祠一本堂位于下文堂,祠外墙镶嵌着一块合约碑,碑文有演戏敬神等内容。古祠敦本堂坐落于中文堂,有门三扇,堂柱四十八根,门口立有抱鼓石一对,祠前有禁赌碑一块,“禁止赌博”等字清晰可辨。敦本堂门前百米处立有奎光牌坊,此坊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高大恢宏,雕琢精细,其额坊、上坊、定盘坊及石柱浮雕图纹精美华丽。该坊是为明代苍崖公陈中立而建,毁于“破四旧”之时,复建于2017年。过奎光牌坊沿古道前行,在田畔边原有节孝坊一座,此为之情公孺人王氏而建,此坊三间四柱,柱脚前后共置八只形态各异的石狮。路右有一石质砚礅,大如方桌。山边有古松三棵,喻为巨笔三支,牌坊好比笔架。文堂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祠堂、牌坊如此众多,从中不难想象文堂昔日的不凡。村人皆言文堂的辉煌和灿烂得益于村中的朝山,民谚有云:渚口的来龙,文堂的朝山。旧时文堂之所以叫横头,因村前有横山而得名。总体来看,文堂朝山的走势呈“一万(·)金”状,上文堂是“一”字形,流畅顺达一览无余,中文堂显“万”(卐)字状,缠缠绕绕交相错应,而下文堂则是“金”字态,盘龙错节绵延不绝。群峰屏列,护佑着陈氏宗祠的生气,宗祠凝聚着陈氏家族的血脉和宗族的力量。
祠堂是最常用的祭祀祖先的场所,宗祠祭典代表着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报本之礼,祠祀为大。宗祠祭祀是徽州宗族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聚族而居的文堂人更懂得尊宗敬祖、教育来者的道理。文堂的祭祀可谓祁门西乡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对研究徽州宗族的祭祀礼仪以及民间音乐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文堂祭祀活动场面热烈、过程繁杂、组织完整、程序规范、仪式隆重,具有较强的宗族色彩。从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开始,文堂每年正月初四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各支族人将祖宗牌位请到各祠祭拜。那时每年的祭祀在七个祠堂轮流举行,设主祭1人,陪祭2人,礼生一般8人至12人,最多时达20人。主祭一般由族长或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担当,礼生从各祠选出,被选中者多为学问修养深厚之人。祭祀活动延续几百年,直至1949年以后才停止。2010年农历正月初四,文堂村重又恢复了传统祭祀仪式。那时正值新谱修缮告罄之时,出谱庆典、祭祀活动一并举行。一时间永锡堂里,爆竹声声,香烟缭绕,供品堆积如山,陈氏宗亲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出谱祭祀活动从请谱开始,礼生身着长袍马褂,在主祭的引领下,来到四维堂,新修的宗谱按照“尊宗敬祖崇义明礼发旺春孝悌忠信”字号,整齐地码放在案桌之上,每套谱均用特制的铁皮箱装着,箱身系有红绸,贴着“崇字号·仕藻公”等字样。上香烧纸拜过祖宗,各支派后人依次抬着谱箱举行游谱仪式,众人绕村一周后,浩浩荡荡拥向永锡堂,一路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出谱祭祀活动程序礼制依袭传统,尤其是祭祖礼数很有讲究,上香、进酒、进羹、进汤、进锭、进川、进帛,读祭文、讲古辞、奏古乐、高引赞,三拜九叩,马虎不得。修祠续谱祭祖,也许就是永锡堂中“永锡”的本意,聚人心、凝族力,彰显陈氏家族精神。用活字排版印制家谱和传统的徽州祭祀活动,吸引了许多专家、媒体的关注,新华社就此刊发新闻通稿,认为这是保存古代徽州文化的善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派出专家专程赶赴文堂对陈氏祭祀活动进行课题研究。
传统社会的宗族统治在徽州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是文堂人值得记忆的日子。文堂自古风俗敦淳,后生齿日繁,风习渐趋浇讹。为解决村风日下的问题,乡贤履祥、昭祥、元祥、国器、明良等人,根据圣谕六言,仿照《吕氏乡约》和正德年间陕西上党的《仇氏家范》,在白墙黛瓦的永锡堂里,合族议定了《文堂陈氏乡约》,并呈报县衙批准。祁门知县廖希元对此赞赏有加,当即盖印批准,并在全县广为推行。文堂乡约内容具体,要求全面,同时还有宣读圣谕、宜讲圣谕演附内容文字、诗歌等。此外,前后还附有汪尚宁、陈征、陈昭祥、陈明良四人撰写的序文,序文阐明了制定文堂乡约的原因和用意。《文堂陈氏乡约》采取选举约正、约副宣讲和处理社会事务,对促进当时乡村社会稳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宗族主持下每年正月宗祠祭祖时,进行乡约宣讲。祠祭仪式现场北向正中布置圣谕牌和香案,西为约赞和约仪位,东是约赞与的讲位。现场中央设讲案,案前有歌诗童生班两组,两边是听者席位,各分三列,第一列是乡老年长者, 第二列是年壮者,第三列是年少者。会场西边设置钟磬,东边设置鼓琴。宣讲时首先列出圣谕六言,接着是讲演《文堂陈氏乡约》。《文堂陈氏乡约》的具体内容是规约,共由23项条款构成。主要包括乡约的组织运营,成员的行动规范,对国家和地方社会的义务等内容。乡约内容甚多,除却尊宗敬祖、崇尚礼义、和睦乡邻等条目外,还有对族内山场、林木、宅墓风水保护等内容。村约规定严禁斧钺入林,从中村到转水湾,旧时为放生池,河中鱼虾龟鳖禁用网罟药捕,一经发现,严惩不货,除鱼鳖放生之外,还要鸣锣示众或罚唱戏,以此为鉴,永不再犯。罚唱戏自然在宗祠里举行,能起到惩治一人、教育一大片的效果。诚然,对怙恶不悛者,则处以重罚,生不得入先祠,死不得入祖茔。正因为有了如此严明的村规民约,才有文堂和谐的村风,才有山川秀美景色、宜人的古村。
祠堂是一个宗族的灵魂,一个宗族的印记!祠堂能够凝聚宗族的力量,使族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彼此互相帮助,相互影响,以便宗族文化的传承,促进家族兴旺发达。文堂之所以儒风独茂,与其村自古崇文尚教息息相关,与祠堂的规范、教化、敦睦功能密不可分。崇文尚教,以儒为高,亦耕亦读,重文化重教育成为陈氏先祖心底的最强音。永锡堂“五经凑续”的牌匾,村边的三松喻笔、坊拟笔架的天然布局,以及砚礅等文房四宝象征性的巧妙设计,都表达了文堂先人崇文尚教的强烈愿望和美好追求。文堂自古文风昌盛,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始祖陈嘉言便是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进士,曾官任秉义郎、统制。金人攻打南末,他为护卫京城而殉国。元代陈有彰亦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中进士,后任安庆府同知。明代中后期的陈履祥、陈元祥和陈阳样、陈慈祥兄弟,均为永锡堂一脉二十八世藻公后人,他们尤以文采出众。履祥平生素爱负笈访道,先后从师于罗汝芳、耿定向,与南阳杨起元并称“罗门高足”。曾授徒于金陵、宛水一带,有弟子无数。昭祥少时胸怀奇志,不求闻达, 常着布衣遨游名山佳水,目击所至多有题咏,其文风格高逸,饶有唐人风味,为世人所推崇,一时名士皆折节下交。昭祥晚年与南京给谏祝世禄成莫逆之交,祝亲造其庐,为筑玉芝园,题额“昭代大儒”。昭祥之弟慈祥也是学问博治,兼精医理。向皋、向荣、向秀、向敏生于明代后期,亦是永锡堂一脉藻公后人,号称文堂“四山人”。弟兄四人出入同堂,幼时同师,学成同游,宗程朱之学,娴诗礼之义,暇则潜心艺文。四人皆能诗赋,尤擅书画,名震江南,合著有《池草集》。清代陈士瀛、陈得荃曾创下父子连科的佳话。文堂的这些文人雅士,诗文斐然,书画技艺也异常精湛。文堂“四山人”、陈昭祥和陈汝见父子、清代陈纪、陈得夔、陈龙如等人,书法艺术堪称典范。
传统祠堂是乡土村落的精神广场,它不仅镌刻着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承载了一个村庄的历史。祠堂正如家族一根无声的指引棒,引领族人崇善向仁。文堂古代为官者,多以清正廉俭而传世。明代行伍出身的陈文焕,以军功任南京江标营都司,加参将衔署游击,其品行瑞正,为官清廉,为世人传颂。清代陈士瀛,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应顺天乡试,中举人,拣选广西柳州府罗城知县,其为官俭让廉明,政绩卓著,随补灵川知县。未逾年,以积劳而卒于任上,因囊洗如空,旅榇不得归里,在同僚和朋友的悉心资助下,才将灵柩运回故里。永锡堂一脉三十九世藻公后人清末贡生陈郊一生自律甚严,布衣蔬食。生前热衷公益,极力倡导植树造林,严禁烟赌。民国初年曾首领永锡堂的整修,并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主修《文堂陈氏家谱》。文堂这些品行兼优的先辈贤哲,之所以能成为后世的楷模,与古老的祠堂文化所渲染的“敦典庸礼”有着很大的关联。无言的永锡堂、敦本堂,是文堂族人最好的严师,它显赫地立于村中要地,敦促族人时时刻刻注重举止和修养,把德的修炼作为发展自我的内在要求,律已以严,以德为先,做到君子如玉,温润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