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君匋刻印忆祁门
“车过黄山十二村,中宵月黑宿祁门,林荒豺虎频惊啸,路险风寒断客魂。”这是印学名家钱君匋为半个世纪前的祁门描绘的一幅山城夜景图。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11月初,国民党军队开始逐渐撤退,为避免落入敌手,当时在上海的文化界知名人士相继离沪,避往内地,其中有巴金、茅盾和钱君匋等。一路上兵荒马乱,交通不便,他们颠沛流离辗转苏浙皖3省,于这年冬的一天晚上抵达祁门。当年的祁门只是一个小山城,与繁华的大上海相比,显得十分的荒凉和险僻,置身于此,饱受战乱之苦的钱君匋心里充满了凄凉悲伤,他以一首七言绝句吟出了夜宿山城的所见、所闻、所感,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城夜景图,也为今日的人们展现了半个世纪前祁门山城的原始风光,留下了一笔有价值的史料。
1955年元旦,钱君匋回顾往事,忆及峥嵘岁月里的这段艰难之旅,感触良多,随即刻下了一方印章以作纪念,印文即为诗之一句“中宵月黑宿祁门”,并将全诗刻成边款,收入印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