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实业家康达
康达(1877—1946),原名特璋,祁门礼屋村人。光绪丁酉年(1897)获拔贡第一名,因留心新学而被光绪帝破格任命为内阁中书。维新变法失败后,康达因“参与其事”而“几罹于难”,被贬到景德镇御窑监制御瓷。
1904年,康达在许世英等好友相助下赴日本留学,次年在东京参加了同盟会。回国后,进行过革命活动。1909年流寓江西景德镇,被推举为景德镇总商会第一任会长。1910年,康达在景德镇主持创办江西省瓷业公司,公司有工人1500多人,一度是我国瓷业界最大的企业。在生产工艺上既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生产经验,又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制瓷的先进技术,开辟了瓷业发展的新纪元。同年他与张浩集资在波阳高门镇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陶业学校,为我国培养瓷业人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康达一生在事业上卓有成就,但在政治上却是失意的。辛亥革命中,他随林森、吴铁城光复九江,奉派为饶州知府兼节制赣北各属巡防事宜。据说安徽省各界联席会议,曾推举康达为安徽都督。1912年,他参与南方代表团在上海举行的“南北议和”。1913年二次革命中在黄兴幕下任职,因劳累过度,不幸双目失明,医治无效。此后,康达先后担任过交通部顾问、甘肃省政府谘议、安徽省长名誉顾问等闲职,但很少到职。